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面对“成长的烦恼” 率先探索改革新路径~~~
面对“成长的烦恼” 率先探索改革新路径~~~
面对“成长的烦恼” 率先探索改革新路径~~~
面对“成长的烦恼” 率先探索改革新路径~~~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成长的烦恼” 率先探索改革新路径
浦东开展全国首个综合配套试点
宋宁华
  2005年,浦东开发开放进入第15个年头,已经成为上海重要的经济支柱。但是,浦东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改革发展中的某些矛盾问题开始暴露。如何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快发展,为全国改革发展率先探索新路径,是浦东面临的新课题。

  尽管当时有全国好几个地方都在申请综合配套试点区,但最终中央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在浦东先试先行,开展全国首个综合配套试点。

  竞争中取得先试先行权

  2004年,浦东新区的一位同志从国家发改委得到一个信息,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综合配套改革,在全国选点。这个消息让当时的浦东新区领导眼前一亮。

  此时的浦东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开放,已经实力大增,但随之而来的“烦恼”也开始凸显。一些地方经济改革单兵突进,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不平衡、不配套矛盾突出。从国家层面上看,此时中国的各项改革也正向深层次攻坚阶段挺进。单项改革、单兵突进已经不行了,所以一定要搞综合的、配套性的改革。

  浦东勇于自我加压,主动提出,愿意先行先试,并承诺“三不”原则:一不要政策,二不要项目,三不要资金。“从国家对综改试验区的选择看,浦东当时的发展水平、改革思路正好契合了中央高标准的要求。”浦东新区发改委主任李立生介绍。当时中央想给予试验区的是“先试先行权”,取代原来的实体优惠政策。浦东的方案提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的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是地方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乃至行政体制探索中的更大自主性,不涉及任何财政上的补贴和让渡。

  浦东的想法和中央不谋而合,最终,浦东在激烈竞争中胜出,成为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为全国改革开放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一项项举措和成果,让全国“亮了”。按照“浦东能突破、全市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要求,建立了“总体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年度计划”的滚动推进机制,先后实施了五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了300多项改革任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突破。

  综改试点实施以来,浦东经济总量从2005年的210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651亿元,增长了3.58倍,人均GDP近2.7万美元;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49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亿元,增长了近7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7年已经超过6万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浦东新区的综改坚持风险可控,把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底线;在推进重大改革过程中,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在中国改革开放长卷上绘就了完美的篇章。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1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一只虾三条鱼”将“游”到进博会
助力长三角电商一起站起来
大学科研走出“高阁”求解国计民生
浦东开展全国首个综合配套试点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浦东开展全国首个综合配套试点 2018-09-21 2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