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新民旅游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文旅发展 打造“傅雷”坐标
沈琦华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彰显着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浦东作为“上海四大品牌”核心承载区,率先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文脉传承方面,作为浦东人的傅雷不能不提。浦东将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模式,以傅雷故居、图书馆修缮保护利用为抓手,打造“先进文化新高地”。

  傅雷夫妇的故居都在浦东

  有着1300年历史的浦东周浦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引人注目。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正是周浦镇或者说是浦东最耀眼的文化名人。1912年,傅雷4岁,他跟随母亲来到周浦镇求学,入住东大街48号,直至19岁。

  被聘任为周浦镇文化顾问的傅敏,最近在忙着收集和整理父亲的作品。2018年,是傅雷诞辰110周年。作为游客走在周浦镇上,你很容易看到很多傅雷元素。近代以来,浦东涌现了以傅雷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名人,这些人文资源是浦东独特的资源禀赋,是浦东未来发展重要的文化底蕴支撑。

  浦东惠南镇,因“有惠于南汇”而得名。1913年2月20日,是阴历元月十五,惠南镇的朱宅大院内,一株株腊梅次第盛开,傅雷的太太朱梅馥出生于这座古镇。朱梅馥的父亲朱鸿给她起名朱梅福。傅雷学成回国与朱结婚后,把“福”改成了“馥”。“福”字,有着浦东朴实的元素,父亲希望她有福;“馥”字,气味芬芳之意,自此,芬芳弥漫了傅雷的一生。

  朱梅馥初中高中都在上海的教会学校就读,她和傅雷是远房表亲,自小青梅竹马,互生情愫。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14岁的朱梅福与19岁的傅雷定亲。之后,傅雷便到法国留学。

  传承傅雷文化的时代价值

  傅雷故居周围的不少老宅已经被拆除,傅雷故居已腾空,如今正等待着修缮。对于浦东来说,傅雷故居将要做整体的保护修缮,不单单是傅雷先生居住的房间。而且,在浦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傅雷故居的保护和修缮,只是一个部分。全面展示、精心传承傅雷文化的时代价值,这是真正的建设目标。

  傅雷夫妇之于浦东重要可见一斑。浦东有不少的设想和计划,包括建设傅雷纪念馆、傅雷广场、傅雷图书馆等。傅雷是近现代了不起的大师,傅雷精神是浦东历史文脉中最闪耀、最厚重的文化积淀。浦东以傅雷为切入点,其他方面的文旅项目建设也将随之展开。例如,与傅雷故居一同保护修缮的苏局仙故居、浙宁会馆;又例如,浦东宣卷、杨氏针灸疗法、三阳泰糕点制作技艺等多项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等。

  2013年10月27日,傅雷和朱梅馥魂归浦东故里,在位于浦东临港的福寿园海港陵园如茵园内,傅雷夫妇纪念碑高约1.8米,碑身正面题着傅雷家书中的名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纪念碑后面用118个字,介绍了傅雷夫妇的生平。

  本报记者 沈琦华 图 视觉中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新民旅游
   第A25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ZF01版:中缝4-29
浦东文旅发展 打造“傅雷”坐标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旅游A24浦东文旅发展 打造“傅雷”坐标 2018-09-25 2 2018年09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