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遗忘
是面向未来
最好的方式
顾超
■ 郭兴阳 摄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 顾超

  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启幕,重量级音舞演出仿佛是饕餮盛宴。貌似并无关联的琉森节日管弦乐团和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分别“驻场”上交音乐厅和大剧院,带来了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专场,以及舞团元老乔治·巴兰钦的三部传世之作。细细分析,其实这两个团,带来的节目恰好拼接出100多年前欧美艺术家根植于古典而焕发出的蓬勃创新力。

  “琉森”聚集了欧洲各大名团的顶尖乐手,在名家里卡尔多·夏伊的棒下金声玉振之美,堪称近年来沪上乐坛的大手笔。而乔治·巴兰钦的三部传世之作,也是观众们仰慕已久的舞码。

  在“琉森”演出期间,有幸与夏伊交谈,却由他的口中道出了贯通这两者的奥妙。在他的曲目安排中,特别设计了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专场,包含两部圆舞曲、两套芭蕾组曲以及著名的《波莱罗》,这在国内鲜有听闻。之所以如此看重拉威尔,将他的《达芙妮与克洛埃》组曲和之后一场的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对照演出,正是为了回望百多年前的巴黎艺术界的那段辉煌。

  1910年,在巴黎活跃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及其团长佳吉列夫向年轻的斯特拉文斯基委约了《火鸟》,绚丽的管弦乐配器,充满原始美感的旋律和夸张而略带不和谐的音乐表情,配合米歇尔·福金的编舞,刷新了当时这座欧洲文艺之都的视觉与听觉。一年后的《彼得鲁什卡》则从神话转向荒诞悲哀的小人物,这本是斯特拉文斯基构思《春之祭》的插曲,却意外为尼金斯基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边是斯特拉文斯基全力转向《春之祭》的创作,另一边是拉威尔以全然不同的视角为佳吉列夫写作《达芙妮与克洛埃》的音乐,没有了野蛮的原始力量,一切音符漂浮起来成为迷离的幻影,尼金斯基和卡萨维娜在拉威尔的音画世界里起舞。斯特拉文斯基说,这部作品虽称不上是拉威尔登峰造极之作,但确实堪称最唯美的法国音乐,美到拉威尔愿意重新将其进行编排,形成两套组曲。他甚至配上了合唱,以便最大程度地将音乐与视觉效果联动,将形成的奇妙体验发挥到极致。

  “我想让大家看看,当时的这些人,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佳吉列夫乃至后来的巴兰钦,他们在世纪交替之时充满了创造力。”诚如夏伊所言,百多年前的那次艺术革新,恰恰是以埋头的创作换来了如今我们对其无限的崇敬。当年在香榭丽舍剧院为《春之祭》发狂的人们没法想象,如今在音乐厅里,当技巧卓越的名团们一再诠释这部作品,哪怕是首次欣赏的“门外汉”,也会为其所动。这一曲以“献祭”为主题的音乐,甚至进入了电视广告当中,竟然也滋养了商业。

  这样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似乎在佳吉列夫这位充满眼光的舞团领导人眼里早已看透。他招募了年轻的巴兰钦作为编舞,而他后来在美国好莱坞叱咤风云,并且成立纽约市立芭蕾舞团,将当年巴黎的艺术革新火种带到了新大陆。从早期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创编的《阿波罗》开始,巴兰钦就和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结缘,而到了美国之后,他的创作更是不断地在回顾过去,从这些20世纪初期的音乐巨匠身上寻找灵感。

  此次来访上海,“纽约”舞团带来的《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显然是回顾之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巴兰钦和“纽约”合作了旨在纪念伟大音乐家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节作品,而在这个阶段,早已登堂入室的巴兰钦爆发出了旺盛的创作欲望,在此阶段为过去的音乐编配了大量舞蹈,“斯小协”就是其中代表作。从整体编舞风格到具体的诡异手势和高抬脚动作,都透出他对于音乐的理解和从佳吉列夫手下继承来的时代烙印,除了延续那已成经典的革新,或许还会一丝冷眼旁观的立场:当年那些“时髦”却不为老派接受的表征,如今成了无法洗去的符号。

  在巴兰钦身上,更大的价值在于他对于音乐的认真钻研和深厚理解。当现代越来越多的编舞者置音乐于不顾,自发开启“天马行空”的空想,当他们不再懂得如何利用伟大音乐作品的内在力量舒展形体之际,我们回首再看当年巴兰钦在柴可夫斯基的《小夜曲》中的冷静挥洒,只能感叹整体修为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何等重要。哪怕是乐章之间的衔接,哪怕是主题的再现与发展,甚至是一段复调对位的视觉化,都能找到准确的表达路径,如今的约翰·诺伊梅尔,不也是如此才能成为宗师么?

  在和夏伊的闲聊中,我们谈到了关于严肃音乐的当代创作问题,他毫不避讳地说:“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危机。当年的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肖斯塔科维奇、巴托克,以及后来的里盖蒂、贝里奥、施托克豪森、武满彻,他们都是在继承中发扬,在自己的语汇和世界性语言的嫁接中找寻力量,而如今放眼乐坛,固然有些好作品,我不知道谁能够成为真正的大师。”

  选择不遗忘,才是面向未来的最好方式。当我们中的一些人还在努力维护经典的时候,就给更多人提供了机会去记起那些过去的美好,而一个世纪前的革新,在我们看来或许已属遥远,却还是要提醒自己如何去寻找他们之间以及他们和我们之间的关联,从这个层面上说,比起单独的演出,一次好的艺术节策划的价值要高得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共享进博会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美丽上海追梦人”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第A07版:“美丽上海追梦人”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20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不遗忘 是面向未来 最好的方式
如果斯特拉文斯基来参加艺术节
走在荆棘之路的 “冰美人”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A18不遗忘
是面向未来
最好的方式
2018-10-28 2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