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
为了打造“沙特之鹰”,沙特空军整整策划了十年。1988年底,沙特空军向英国BAe公司(今BAE系统公司)表达组建飞行表演队的愿望,为保住这个传统客户,英国人主动送上“大礼”——免费改装沙军所购的隼式教练机,使其具备拉烟功能。为尽快完工,BAe将英军“红箭”表演队使用的拉烟装置移植到沙特飞机身上,但该装置只能拉白烟,沙军并不满意。于是,BAe又对另几架隼式教练机“深度改装”,使它们能拉出绿、白、红三色烟雾,即所谓的“阿拉伯三主色”。十年后,即1998年6月25日,沙军正式组建第88中队,赋予其“在国内和国际场合代表沙特王家空军”的至高地位。从此,沙特有了自己的飞行表演队,起初它叫“沙特之鹰”,中途改称“绿隼”,最终又改回“沙特之鹰”。
涂装故事
经英国改装的隼式机交付时,仍保留原始战斗迷彩,这对代表国家的表演队来说是不合适的,于是“沙特之鹰”成立后的头件事就是确定标志性涂装。为沙特工作的BAe员工罗宾森提交首份方案,给表演机喷涂以深绿为主色调的涂装,明面上的理由是与沙特国旗主色调一致,“小九九”却是BAe有大量深绿涂料库存……可当飞机模型送到时任沙特国防大臣苏尔坦面前时,喷的却是英国哈姆布罗公司生产的浅绿涂料,大臣当场拍板:表演机就用这种涂料喷!他还指定罗宾森具体负责。
罗宾森傻了,尽管美国麦道公司卖给沙特的F-15战斗机上也用过这种涂料,可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已经没有库存了。请哈姆布罗公司重开生产线?对方以“需求量太少”拒绝了。罗宾森求到英国考妥尔公司门下,这才勉强试制出相似的浅绿色涂料。
“飞鸟厄运”
由于使用相同机型,外界喜欢把“沙特之鹰”与英国“红箭”表演队相提并论,二者也确有渊源——早年“沙特之鹰”得到“红箭”手把手的教导,前者秉承了老牌表演队训练刻苦的传统,但飞行事故也成了家常便饭。
第88中队组建时,有九架改装的隼式MK65教练机,表演方案也是基于“九机队形”制订。但在1998年9月的一次训练中,四号机降落时没控制好,重重地拍在跑道上,不得不报废,“沙特之鹰”减员为八架。2011年7月,表演队的欧洲首秀又遭重创,问题还是出在四号机,在奥地利表演时,四号机与小鸟相撞,好在人机安全。回国后,四号机的“飞鸟厄运”仍在持续——12月20日,该机训练时再次与小鸟相撞,发动机被彻底撞坏,飞行员被迫弃机跳伞。
2014年1月,“沙特之鹰”的“飞鸟厄运”再次来袭——一架表演机在沙特库拜尔表演时遭大鸟撞击,飞行员短暂昏迷,其他表演机眼睁睁看着同伴坠向地面。幸好,昏迷的飞行员及时恢复意识,在离地才几米时恢复控制,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剧。
天空画板
“沙特之鹰”首次公开亮相是1999年1月,他们在首都利雅德上空为民众做了精彩表演。第二年,“沙特之鹰”前往巴林,进行首次境外表演。前“沙特之鹰”飞行员伊萨少校介绍,他们的队形以“六机编队”为基础,以天空为画板,绘制各种激动人心的画面——“阿波罗横滚”“钻石回环”“螺旋绕飞”“一箭穿心”等等。拿手好戏是在天空中画出世界上最大的沙特国徽图案,这个图案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有时候,表演队还会分成几个小组,为现场观众轮番表演惊险刺激的高难度特技飞行动作。
于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