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表示“全部、全都”个上海话熟语有得交关:一塌刮子、夯不郎当、搁落三姆、一共拢总等等;若只用一个字表示,就叫做“侪”。侪,上海话读若“才”,就是普通话都、全、俱、皆个意思。春秋时期列御寇的《列子·汤问》就有“长幼侪居”个句子,意思是年长和年幼都平等地住在一起。《何典》:“…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刘半农注曰:“犹京语言‘都是他说话分儿’,侪,全也。”《19世纪晚期的上海话》:“籴米用个斗咾斛子……侪是官府定当个。”2018年1月22日,《新民晚报》有篇秦来来的文章说:“每天一个钟头的《说说唱唱》节目,老一辈滑稽演员讲的侪是道地的上海闲话。”
和上述熟语众多个情况一样,古汉语当中表示全、都、俱、皆且音近“才”的字也不止一个。如“页页”,《说文解字》:“选具也,从二页,士恋切”。章太炎在《新方言·释词》中解释:“选,遍也;是选具即遍具。今苏、松、嘉兴谓遍具为页页,如皆有曰‘页页有’,皆好曰‘页页好’”古代“具”通“俱”。薛理勇《上海闲话》:“今朝大家页页去帮忙,好处大家页页有份格。”
还有“僎”,《说文解字》:“具也”,《广韵》:“士免切”。还有“撰”,《正韵》:“雏产切,馔上声,具也。”还有“口才”《中华字海》:“音才,都,全”。倪海曙《杂格咙咚集》:“伲一家门口才蛮好啦,谢谢侬多操心哉。”后来“才”用得更多了。除了诸多明清时期小说,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北大中文系语言教研室编的《汉语方言词汇》等,都用才字。其实普通话里向个“全”字,也古已有之;《集韵》:“从缘切”;《玉篇》:“具也”。原来“全”的古代读音和上列各字侪非常接近;难怪陆澹安在《小说词语汇释》中说:“才是全的音转。”
2007年,首届国际上海方言学术研讨会上审定的上海方言用字里,确定通用“侪”字,这就使得往后的文字表达,有了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