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牙齿篫齐讲闲话
叶世荪
  文 / 叶世荪

  篫,上海话读若“竹”(入声),意思是把细碎、杂置的东西竖起来顿齐。一把散乱的筷子,在桌子上顿一下、敲一下,变得整齐了;这就叫“拿筷子篫篫齐”。小女孩玩游戏棒的第一个动作,也是把游戏棒篫齐。上海话熟语“篫仔头来脚勿齐”,意思是顿齐了这头却顾不了那头。

  钱乃荣在《上海话大词典》中对篫的注释是:“把散乱的条状物反复顿动弄整齐。拿搿眼柴篫篫齐再缚起来。”此外,在一些言语激烈的场合,上海人会警告对方:“侬下巴托托牢、牙齿篫篫齐!”意思是告诫对方讲话要有分寸,不要胡言乱语。好像牙齿顿齐了,伤人的言语会得到抑制。这个篫,也是保留在上海话中的古语词。

  宋代《集韵》:“篫,张六切,音竹,以手篫物也。”明代《吴音奇字》:“篫物,使之齐也。”《篇海》:“篫,用手捣物体。”

  “篫”字最初也许是自筑而来的,原意就是敲击、捣顿。《说文解字》:“筑,捣也。”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十四有大量用禅杖筑比丘的描述:“一比丘捉禅杖筑睡者,睡者惊起立看……佛言,若比丘睡应起,看余睡者,应以禅杖筑。”《诗·大雅》有:“筑之登登”句;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形容青苗神也说:“每夜田垄间有物不辨头足,倒掷而行,筑地登登如杵声。”这登登的声音都是筑出来的;我们从这里也能看到“篫”的影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4版:上海味道
烂糊肉丝
弄堂口个“情报站”
沪谚熟语印
牙齿篫齐讲闲话
秀秀自家 点赞人家
上海闲话里个“掼”
新民晚报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A20牙齿篫齐讲闲话 2018-11-25 2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