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校外老师
钱天铃
  钱天铃

  在我的学生时代,遇到过一位校外老师,虽然受教时间不长,但所受教益终身受用。

  我在南汇县中学上高中时撞上了“文革”,县里要办一份小报,编辑组由县中的语文老师、学生和县沪剧团的编剧结合而成。因为我作文比较好,也忝列其中。那位编剧叫宋光祖,从上海戏剧学院编剧研究生班毕业还没几年,大家叫他“小宋”,我称他“宋老师”。由于各种原因,后来小报主要由宋老师和我两人在操持。

  起初我的文章还不是很好,宋老师便在我动笔前详细指导,在我写完后当面修改。宋老师的“一对一”耳提面命,使我的写作能力突飞猛进。一年后毕业离校时,已能为大报撰稿了。以后在各种征文比赛中不怎么费力便可获奖,常常还是大奖。师恩难忘,想对宋老师表示敬意和谢意,怎奈南汇沪剧团早已解散,宋老师不知所踪,我们失联了。

  退休赋闲后,便想完成这心愿。我刚学会电脑上网,就起意在网上寻找,结果一搜索,立即跳出了宋老师的网页。联系方式:写信到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与宋老师联系上以后,我去拜访了他。剧团解散后,宋老师去过工厂。“文革”后调入上海戏剧学院,一直干到70岁。退休后宋老师还在著书立说,马上要着手编一部《名伶名剧赏析》,为全国50个剧种的200多位名演员各组织一篇文章,评其一出(折)名剧。因为一些撰稿人不太擅长写作,所以改稿工作繁重。他作为主编,有意聘我当文字编辑。我说自己大学上的是物理系,语文的学历只有高中,恐难胜任。宋老师说,一个人的文字能力高中毕业时就已基本确定了,何况这些年你还继续有进步。我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书中部分文章选自早几年出版的《折子戏赏析》,我发觉其中欠妥的词句不少,便也作了修改。宋老师审阅修改草稿后,给我发来短信:“你使旧著的语法、修辞大有改进,精微之笔令人赞叹。”这部书从约稿到成书历时近2年,其间宋老师查出肺癌晚期。见到新书时,他已病重。宋老师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戏剧学院组织力量编纂《宋光祖文集》,由我当文字编辑。我,一个理学学士,为已故文学博导的文集把关文字,也算是一段佳话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跨国企业与开放的上海共成长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广告
   第A18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味道
智慧快餐
老派与新潮
哈莱姆黑人歌手演唱会记
我的校外老师
麻祜与野貘
一位战友对我说的话
沪版书缘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6我的校外老师 2018-12-23 2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