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家欢有多难?
雷以迪
  ◆ 雷以迪

  电影《狗十三》的片名像一个文字游戏。俗话说“七八岁的孩子狗都嫌”,逼得大人非得动用一点武力、滥施一通威风,才有可能换来片刻安宁。《狗十三》则把这个困局延后到十三岁的女儿身上,且不是什么顽劣女儿,而是学习好又乖巧的好女儿,但依然让父亲束手无策,管束无方,错上加错,一团乱麻,难以拆解。

  有意思的是,这里的“狗”不只是比喻意义上的“狗都嫌”,而是真的有狗,英文片名《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两只都叫做“爱因斯坦”的狗先后进入了女儿所居住的爷爷奶奶家。一条是真的,一条是滥竽充数,鱼目混珠,“滥施威风”强迫女儿承认、接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荒唐的事?以父亲的逻辑,认为小孩子哄哄就好了。以孩子的逻辑,认为大人是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

  整部电影都在父女激战和暂时休战之间像海盗船一样不断摇摆,仿佛永无宁日。时间跨度为两年,从女儿上了中学要选兴趣班开始:喜欢物理,却被父亲强迫选了英文;爱犬走失,想要不懈寻找,却被强迫接受另一条冒名顶替的狗;拿了好成绩,想去看天文展,却因出席父亲的饭局而错过……站在聪明而又敏感的乖女儿的视角,这个父亲言而无信而又乖张跋扈,懦弱卑微而又自大粗鲁,毛病一箩筐,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父亲的要求,看不到理想中的父亲的模样,以至于在深夜醉酒后发出疑问:“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如果只有这样单一的角度,那可能就不是擅长多重视角透视的曹保平了。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女儿自言自语分析挑选兴趣班的利弊,第二个场景就是父亲守在产房门外,焦灼地等待第二个孩子降生,听到婴儿啼哭的一刹那,他的脸由担忧逐渐转变为喜悦,眼泪夺眶欲出。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非常清楚青春期的女儿对继母和继弟弟有多敏感,硬是瞒着女儿不敢告知,连宝贝儿子周岁生日也不请客不摆酒,直到两年后才办第一次生日酒。他当然是在意女儿的,也在意父亲母亲。他送给女儿小狗是为了取悦,却被嫌弃,是小狗太招人喜爱而成了女儿的爱犬。他强迫女儿选择英文兴趣班也是因为女儿偏科,带孩子出席饭局也是职场社交,扛起父亲的职责在外打拼,打了女儿是因为女儿情急之下伤害到了爷爷奶奶……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理由、有逻辑、有感情、可理解的。

  导演说他想拍一个合家欢的故事。合家欢不是从天而降,而是需要全家人直面困局,去解决、去赢取、去守护的。随着镜头温柔而又冷静地切入和转移,观众看到一群善良的好人被困在“家”这个盒子里,爷爷、奶奶、父亲、继母、同学和朋友中,没有一个恶人,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也都有根深蒂固的陋习。以社会阶层而言,是最平凡最普通的阶层,也是平均水平的阶层,观众即使没有经历过片中一模一样的情节或细节,也能够深深感受那种在痛苦和无奈之间摇摆的心情。最后一个镜头,当女儿在溜冰场的观众席上看到继弟弟害怕地向教练央求而被拒绝的时候,含泪露出感同身受的笑容,仿佛在传递:“没有解决方案,只有血浓于水的包容”。成长全靠顿悟,而顿悟总在踏过无数荆棘之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跨国企业与开放的上海共成长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广告
   第A18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味道
《印度合伙人》:这次的“励志片”气势有点不足
创演之外的“呼吸”
合家欢有多难?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A18合家欢有多难? 2018-12-23 2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