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戏班子走江湖,到了地方搭台前,总要先拜了“码头”,才能开锣唱戏。现在,长三角剧场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演出网,演出商可根据自身剧目的成本、定位、档期自行选择剧场。不愿走常规路的,还有各地艺术节广阔的舞台可供选择。
老底子,小学徒拜师,至少要在师父家帮工两三年,才能学得一星半点的手艺。现在,京剧大家、昆剧“大熊猫”面向长三角甚至全国敞开大门收徒弟,只要有天赋、诚意和毅力的好苗子,都有机会跟随前辈艺术家们学习,领略表演精髓。
老底子,为着名家名段演出,戏迷们拿着板凳蹲守在票房门口彻夜排队。现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分会场开到无锡、合肥,不但送去本地优秀剧目,甚至还引入“外援”,让国外名团搭着艺术节的“顺风车”来到长三角地区观众的家门口。
长三角文艺一体化的发展,让四地合作更为紧密,加快了人才联动和剧目的协作。就像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所感叹的:“我们当不负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