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荣富
节日黄山,人海中游客排队缓行。这令我想起五十一年之前游黄山的事。说来你或许不信,当时,整座黄山上的游客仅三人——我和两名同学。
1967年,我就读于复旦中文系,到皖南黄山茶林场作调查。由茶林场出发,经谭家桥、汤口,可步行至黄山。7月1日一早出发,抵达黄山宾馆已是中午,当年交通不便至此。年轻不知疲劳,随即跃入温泉游泳池。
入半山寺,一位老僧迎上前来,连称“稀客”——多日不曾见客人来。随后端上茶来,清香扑鼻,见吾等喜爱,老者曰此乃毛峰,并说,陈毅元帅游山到此,其敬上此茶,亦称善。还说,元帅为人豪爽,嘱从者免征其税。
游客过少,偌大的北海宾馆虽备有发电机,入夜却燃烛。文殊院以炒黄豆佐餐,然丝毫不以为苦,只觉得置身宛若仙境的黄山已是极大的精神享受。光明顶气象站里的年轻人见了我们,好生奇怪,问从何处来,知是复旦学生,便热情留住一宿。是夜,交谈甚欢。
说起黄山,他们如数家珍,其中最神奇的还要数“佛光”。——佛光在气象学里是一种“日晕”现象。因佛光的出现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故极罕见。
次日,天未明即出门,虽时值盛夏,却凉意袭人。四处寂然,茫茫云海,已然铺就。天都、莲花两峰皆挺拔于层云之上,似静候日出。随后,先是东方吐红,接着旭日跃出,缓缓升起,波澜壮阔的云海承之。天地之间,如此大气磅礴的景致,实为平生之所仅见,后常萦于心中——其可廓胸襟,养浩然之气也。
徐霞客游黄山,行至罕有人至的“皮蓬”,说黄山若有知,“亦当惊知己于千古”,吾等于无人造访黄山之时而来,大概也可忝列为黄山之“知己”了。
太阳升起,云海散去,雾气开始弥漫。就在走回气象站,还沉浸在刚才雄浑壮美的景色,尚未回过神来之时,令人惊奇的一幕又出现了:只见雾蒙蒙之中,朦胧的阳光从背后照来,前方远处山谷中薄薄的雾气中出现了我们几人各自的投影,围绕身影的是一圈五彩光环,随着人影的移动,它也跟着移动。忽醒悟:这就是昨夜听说的“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的佛光嘛!吾等不禁雀跃呼号……
此行不仅从容纵览黄山美景,还有幸看到了云海日出和佛光——莫非是黄山馈赠其“知己”之礼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