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玉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红灯亮起时,一些非机动车不是好好地停在停止线后面,而是越线停车,甚至停到了“斑马线”上、停到了路口内,穿马路的行人不得不“绕行”,正常右转的机动车被“挡道”。更有甚者,越线停车是下一个违法行为的“准备动作”:一些越线停车者一看路口暂时无车通过,就闯红灯而去。
非机动车越线停车,不仅扰乱正常的路口通行秩序,还会产生交通安全隐患。这样一种看似细微的违法行为,怎么整治?上海交警部门有了一项新尝试,开始试点利用“电子警察”查处非机动车越线停车违法行为。
用“电子警察”抓拍查处,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有着前期的经验积累。自去年1月起,交警总队试点利用“电子警察”查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一年来效果明显。警方的认定标准也比较严格,必须是整车越线,且停留5秒及以上。当然,这不表示在这个标准之下的越线行为就无所谓。不罚,不代表做得对。红灯之时,停止线就好比一堵无形的墙,谁都不该往“墙”上撞。
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不能只针对机动车,也要规范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行为,这是一项共识。一些交通事故,实际上是行人、非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引发的。2017年上海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交通大整治后,机动车行驶状况改善明显,但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突出。新兴业态的发展,还使得快递、外卖等成为交通违法的高发行业。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些现象,并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整治,自有其难点,“电子警察”等技术手段的引入,当有助于提升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