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数量增至1600个 日均服务16万人~~~
数量增至1600个 日均服务16万人~~~
数量增至1600个 日均服务16万人~~~
数量增至1600个 日均服务16万人~~~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量增至1600个 日均服务16万人
未来四年社区助餐点“双翻番”
毛丽君
  本报讯 (记者 毛丽君) 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实事,也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2019年,“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点”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这是继2008年之后,本市再一次将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未来四年,上海将力推社区助餐点建设,实现服务点数量和服务供给能力“双翻番”。

  基层大调研 发现新需求

  2008年,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首次被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老年助餐点800余个,日均受益老人约8万人,基本满足了社区老年人享受就近、便捷、价廉的助餐服务的需要。

  虹口区曲阳路街道是一个大型居住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明显。2008年2月,街道在玉田路430号建成首个“老年食堂”。随后,辉河路运光市民食堂、东体育会路东体市民食堂和银联市民食堂也相继建成,和其他的助餐点一起,形成了“十五分钟养老综合服务圈”。

  除了春节,这里每天都对外开放,早中晚提供饭菜、面点,节假日还有特色点心、熟食外卖等;这里除了仅针对老人设有的10元、12元低价套餐外,还为糖尿病老人提供无糖餐,为吞咽困难老人提供软食餐;对于辖区内的孤老、低保低收入老人以及90岁以上高龄老人,这里可以为他们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近年来,随着全市助餐体系的基本建立,助餐点建设不再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而是作为日常工作常态化推进。然而,2018年民政部门在开展基层大调研中发现,原有的助餐体系已不适应新时代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需求,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布点,提升品质。于是,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今年被重新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并明确2019年将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点,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养老服务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

  数量要增加 服务要升级

  取餐区域通道加宽了,取餐通道沿线加装了固定扶手;餐桌的桌腿设计在居中位置,防止老人绊倒;椅子靠背高低重新设计,老人就餐时坐得更舒适了……2018年1月,升级改造后的“洋泾社区食堂”重新向社区居民开放,老人们都说“更好了”。

  配备了15张餐桌,60个就餐座位的“洋泾社区食堂”就像周边居民家里的小厨房,每天为居民提供堂食午餐和晚餐近400份,周末不休。除提供现场就餐外,食堂还承担着洋泾辖区的居家养老送餐工作,每天的送餐量达270份左右。社区内老人在这里用餐根据不同年龄可以享受不同的优惠,年龄越大享受的优惠力度也越大。

  未来四年,上海像这样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又兼具“社区食堂”功能的社区长者食堂有望在各街镇“开花”。据记者了解,为进一步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高品质助餐服务需要,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深入调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已在抓紧拟制《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近期有望出台。

  根据“实施意见”,未来四年,本市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到2022年,全市助餐服务点数量,将在现有800多个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即不少于1600个(2019年起每年增加200个);助餐服务供给能力,也将在现有日均服务约8万人的基础上“翻番”,即达到日均16万人,覆盖全市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5%。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我和我的祖国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建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专题/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4-21
我国经济总量首破90万亿元
未来四年社区助餐点“双翻番”
老年助餐升级,饭更香情更浓
“长三角”成民主党派建言热词
新民晚报要闻A02未来四年社区助餐点“双翻番” 2019-01-21 2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