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有质感 城市添温度
方翔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为住养的百岁老人集体庆生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方翔

  上海市政府每年坚持不懈抓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工作行之有效,深受市民群众欢迎。去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的市民总体满意度为91.02分,创近年来新高。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共安排10个方面、28个项目,这些项目落实落地,将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百姓幸福更有质感。

  上海是全国最早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养老问题历来受到关注。目前上海出台的有关文件明确,至2020年,全市需建成15.9万张养老机构床位。至2016年底,本市拥有养老床位13.28万张,也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每年至少需新增养老床位7000张。2018年通过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今年的实事项目中,将继续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增加机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养老服务中,今年新增4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是一大看点,体现出上海在提升养老服务能级、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等方面,积极回应民生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

  针对一些社会反响好的实事项目,上海市政府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像2017年,本市试点开办4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到了2018年开设500个,今年的数字更是达到了550个。

  投入的加大,不仅展现在“量”的增加,更体现在“质”的飞跃。去年测评得分最高的户外职工休息的“爱心接力站”,今年不仅要再增加200家,还要升级200家现有站点的服务功能,这无疑将增添“城市温度”。

  注重向郊区农村倾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今年实事项目的一大特征。相比市区,目前上海部分郊区农村养老机构硬件设施较为薄弱,存在安全隐患,服务质量不高。继去年改造40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之后,今年将改造80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同时,上海还将为1万名建档立卡农民提供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并且还将完成8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

  针对市民群众反映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今年的实事项目,不仅将继续推进50处道路交通拥堵点改善、创建100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而且还将推进215条公交线路实现中途站点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完成中心城区100个出租车候客站点建设,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管理方式,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完成10万户居民住宅老旧燃气立管改造,以及为7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这两个今年新增的实事项目看上去关联度并不大,但从根本来说,还是要提升老百姓的安全保障,因为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一直是居民小区火灾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管道老化、超期服役,对燃气的安全运行埋下很大隐患。

  为进一步消除居民小区消防安全隐患,今年将继续通过实事项目,为150栋高层公房或售后公房、100个老旧小区实施消防设施增配或改造,最大限度降低居民小区火灾事故风险,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城市运行秩序。

  从2012至2018年,市政府已连续七年将在公园、绿地新建百姓健身步道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民健身条件不断改善,获得良好的群众反响和社会效应。今年,还将新建改建100条市民健身步道,不断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同时,上海还将新建改建60片市民球场;新建改建300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这些都将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30多年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受到了老百姓的拍手欢迎,并且增添了城市温度。今年的实事项目,将通过集中力量解决市民群众堵点痛点,努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人们更加热爱上海这座城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我和我的祖国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建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专题/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4-21
幸福有质感 城市添温度
声音·八方
海外影迷“追剧” 感受中国律动
新民晚报要闻A03幸福有质感 城市添温度 2019-01-21 2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