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乳业公共事务部有关人士介绍,春节假期至今,伴随着豫园的大客流,老酸奶的销售也是节节攀升,目前的销量已经接近了2万瓶,后续有望继续攀升。
猪年新春的前两天,五湖四海的游客在上海旅游之余,也品尝着上海的特色美食,为家中的亲朋好友选择心仪的伴手礼。为抓住这一商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许多商家早在节前就开始筹划,从这几天的销售情况来看,还是令人满意。
“我们的糟醉食品原先都是‘生醉’的,也就是原材料都是生的,但是在今年的春节市场上,我们推出了‘熟醉’的河蟹,销售节节攀升,特别是来自北方的消费者,原先对于‘生醉’食品都不太敢碰,现在有了‘熟醉’的河蟹等,也开始逐渐接受。”邵万生食品厂生产厂长、黄浦区糟醉工艺首席技师朱国伟说,相比传统的“生醉”工艺,“熟醉”河蟹通常要经过两次糟醉,加入十多种香料,腌制五个小时左右,让酒香能够充分浸入河蟹的肉质,“虽然在口感上与‘生醉’食品相比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多次调整,就我们自己品尝的角度来看,在有些方面已经与‘生醉’不相上下,关键是‘熟醉’食品能够为更多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所接受。”
沿着南京路走到静安寺,是许多外地游客购物的经典路线之一,而南京西路的王家沙则是可以歇脚的地方。据王家沙南京西路总店负责人刘重亮介绍,从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像蟹粉小笼、蟹粉锅贴、虾仁小馄饨等点心销量增长还是十分明显,“从我们前两年从外地游客反馈的信息来看,许多人都建议是否可以将小笼的皮再搞得薄一些,因而今年我们的工艺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从目前的反映来看,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刘重亮特别提到了一点,就是现在许多顾客都是看了网上的点评来的,“这对于我们的触动也比较大,如何在已有口碑的基础上,把网上的影响力建立起来,这对于我们老字号的发展也非常关键。”
“正宗”“老味道”,曾经是老字号让消费者们停下脚步的最大原因。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上海味道”不仅要“正宗”“老味道”,更要“有味道”,能够成为五湖四海消费者共同能够接受的味道。这样的“上海味道”,将成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重要推动力。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