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堆满垃圾,路面坑坑洼洼,这条出行通道日渐成为机动车通行的通道。设计师武欣、曹子劼也是附近社区居民,每次推婴儿车出行,常为坑洼地面、随意停放非机动车伤脑筋。弄堂内最大面宽有14米,却被廊架、花坛、停车位打断,连一般人都很难顺畅、安全地通过,更别说推婴儿车了。
家门口的弄堂如何打造成为“步行友好城市”?武欣、曹子劼开始思索起来:如何让周边的孩子安全、快乐地成长?附近的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些什么?他们重新梳理了老街的问题,提出“步行实验室”概念,以“步行优先”“儿童友好”两大原则。设计方案取消路缘石和高差,为行人、非机动车和低速机动车提供一个完整的共享表面。
这条弄堂完成微更新后,步行区拆除了原本堆满杂物的花架,利用空场做了一个儿童友好的步行实验带;路面5组座椅围合成“里弄客厅”;再从番禺路前身“牛桥浜”提取河岸意象,机动车道刷上波浪曲线,给司机带来慢行心理暗示。
据悉,番禺路222弄是2018城事设计节美好新华设计实践的改造点位之一,也是“社区共享街道”专题的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