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的加入也会让其他国家的债券的比例有所调整,人民币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
除了彭博巴克莱指数,全球另外两大主流债券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GBI-EM GD)和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均已将中国债券市场列入了指数观察名单。随着中国债券纳入全球指数,将会有更多的海外资金流入中国债市,截至2019年1月末,中国国内债券的外资持有额达到人民币1.75万亿元(2600亿美元),约占境内未到期存量的2%。
德意志银行中国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师刘立男认为,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际投资者对债市进一步开放、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人民币债券投资早有期冀。进入主流指数将为海外投资者提供配置人民币资产、评估投资组合的重要基准和工具。入指将带动稳定的海外投资流入,扩充境内融资渠道、稳定人民币汇率,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就海外投资流入,刘立男预计未来20个月,流入国内债券市场的海外资金规模约为1200亿美元,其中480亿美元将在2019年底前流入。未来五年,投资国内债券市场的海外资金流入规模将达7500亿至8500亿美元,海外投资人在国内债券市场上的持有量占比将攀升至5.5%-6%,持有中国国债占比18%-20%、政策性银行债占比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