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金沙江路地下上世纪60年代铸铁水管重获新生
~~~金沙江路地下上世纪60年代铸铁水管重获新生
~~~金沙江路地下上世纪60年代铸铁水管重获新生
~~~金沙江路地下上世纪60年代铸铁水管重获新生
~~~金沙江路地下上世纪60年代铸铁水管重获新生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技术修复老化“城市动脉”
金沙江路地下上世纪60年代铸铁水管重获新生
裘颖琼
  本报讯 (记者 裘颖琼)隧道股份水务建设日前在金沙江路大型输水管道修复工程中,试点运用水管内衬修复工艺,通过“微创”的“介入手术”施工,将直径1000毫米的玻璃纤维钢管“穿套”进入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的金沙江路铸铁老水管中,在不封道的情况下顺利实施了对老化“城市动脉”的修复工作。

  在服役超过半个世纪后,金沙江路输水管道内的积淤影响了居民的用水质量,更时常出现管道破损、渗漏水等情况。经过实地勘探,要更换的老管道位于金沙江路南侧的机非隔离带下,长度达1000米。“如果采取传统的开槽埋管法,地面要‘开膛破肚’,把老水管搬走后,再换入新水管。”隧道股份水务建设负责人傅思亮介绍,这样不仅需要大规模封闭交通,还会产生扬尘,而金沙江路地处居民密集区,交通流量非常大,且水管上方还有两根煤气管道,传统的施工方法难以“大展手脚”。

  因此,施工团队在比对了几种方案后,采用了“水管内衬修复工艺”,仅需在道路头尾两端开挖两个供施工人员操作和管道通行的工作井。在给老管道清洗淤泥后,施工人员把直径1000毫米的全新玻璃钢管,以一节一节“接龙”的方式,精准地“穿进”直径1200毫米的铸铁老管中,起到“替身”作用。傅思亮说,保留的老水管可以作为新水管的外保护壁,而替换老管道的玻璃钢管,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不结垢等特性,不仅能优化居民用水水质、消除管道漏水、爆管等隐患,其使用的寿命周期也较普通水管更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新民旅游
   第A20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ZF01版:中缝4-21
国际主流债券指数收纳中国债券
深化增值税改革新政实施
让网友不再受假新闻危害
新技术修复老化“城市动脉”
长三角出现国际旅游打卡圣地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广告A07新技术修复老化“城市动脉” 2019-04-02 2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