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林则徐立像纪事
丁象康
  丁象康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开端的民族英雄。林公在江苏为官七年,先后任按察使、布政使和巡抚。期间,他对位于长三角前端的沪申要地极为重视。在处理关于上海的政务中,可谓殚精竭虑,披肝沥胆。

  例如道光三年处理松江饥民事件,他秉公判断,劝阻上司妄开杀戒,松江士民颂之曰“林青天”;为江南农事,他在抚院后庭试种早稻,始有上海农村一年三熟;道光十三年,江南水灾致百姓困苦不堪,他敢于忤逆帝意,单衔上奏力陈民不聊生之苦,以“民为邦本”为由,使道光帝被迫免征江南(包括上海)灾民的赋税;他重视并着力兴修水利,在上海地区疏浚苏州河、黄浦江、白莲泾、肇嘉浜等河道;有一年上海城墙崩裂,呈倾坍之势,朝廷不愿拨库银修建,林则徐率先捐出俸禄,带动吏民募得白银三万八千两,将城墙修葺一新,确保民众安居乐业;其后宝山、浦东和金山等地海堤崩塌,他夜以继日亲自踏勘,并在敬业书院召请士绅富商劝捐海塘经费,耗时两年海堤竣工,使民众免遭海水倒灌之灾……

  林则徐为官一方,造福沪申百姓居功至伟,去年,我发愿个人出资为林公塑像。立像之地首选有270年历史的上海市敬业中学。我向学校负责人详述在敬业立林则徐像的理由:当年林公不仅莅临敬业书院募银修筑海堤,还在这里亲自课考生童,并为书院题词“海滨邹鲁”,对学校育才寄予厚望。我还提及上世纪60年代我在敬业中学任教期间,之所以蹶而不倒,是林公的名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给了我心理支撑。承蒙学校领导慨然允诺,并选择教学楼底楼大厅为立像之地,可便于师生瞻仰。

  接着我和妻子一起,以八十高龄之身,为塑像多方奔走,在当年林公足迹所至青浦、松江、金山等地,寻找设计制作铜像的雕塑公司,最后得以在枫泾的一家雕塑公司找到了虞先生。听我介绍林公事迹后,虞先生深为感动,不仅制像事宜一拍即合,费用还给予优惠。虞先生深造于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塑艺精湛,且精益求精,塑坯几经修改,不久,一尊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林公塑像如愿呈现在我眼前。

  安装铜像的过程,也令我感动不已。时近除夕,安装师傅都要回山东、安徽等老家探亲,但是为了完成塑像安装,他们毫不犹豫地退掉了预定的火车票。安装那天,因运输车辆没有上海牌照,须在早晨七点前将铜像运至市中心的学校。为此,师傅们凌晨4点即发车,运到学校后,又因塑像基座是一块完整的花岗石,重达四百公斤,要搬上好几级台阶移至大厅,极为困难,此时,正在修缮校舍的工人师傅们听说是为林公立像,二话不说,纷纷过来帮忙,齐心协力完成了安装。此时,令我几乎落泪的感人一幕出现了:工人师傅们在安放完林公塑像之后,一个个站在像前注目瞻仰,并脱下帽子深深鞠躬,向曾为上海建功造福的先贤表达了出自内心的敬意!

  新学期第一天,敬业中学举行了隆重的“林则徐铜像揭幕仪式”。参加者除了全体在校师生外,还有很多我在母校读书、任教时的老同学、老同事,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三届”学生。为赶来参加揭幕仪式,在境外探亲的老同学,特意提前回国;更有一位老龄学生,揭幕那天其家属还在医院抢救,也及时赶过来。凡此种种,足见众人对林则徐先生的拳拳敬意,令我感叹,亦令我不胜快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荷兰
   第A24版:西班牙/新民海外
为林则徐立像纪事
贾母喜欢谁?
不应有恨(右) 回不了当初(左)
拍卖
油菜花开上庐州
《书端州郡斋壁》
春天里的怀念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4为林则徐立像纪事 2019-04-07 2 2019年04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