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寻访申城名医~~~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血管外科主任柳国斌
寻访申城名医~~~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血管外科主任柳国斌
寻访申城名医~~~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血管外科主任柳国斌
寻访申城名医~~~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血管外科主任柳国斌
寻访申城名医~~~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血管外科主任柳国斌
     
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申城名医
中医外科治疗糖尿病足有“绝活”
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血管外科主任柳国斌
左妍
  64岁的何先生左腿糖尿病足广泛坏死,造成全身重要器官衰竭并昏迷,被就诊的医院宣判“死刑”。妻子不忍,带他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血管外科,求诊柳国斌主任。柳主任动员科室力量,积极诊治,何先生3个月后恢复意识,6个月后左腿逐渐长出新肉,1年后顺利出院,得到了“重生”。柳国斌教授师从我国著名中医外科大家奚九一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病专业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难治性的慢性并发症,目前我国糖尿病足患者已超5000万,患者最怕的就是截肢,我国截肢率平均为21.8%。而利用中医药治疗,截肢率只有7.3%。可以说,中医药对于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柳国斌表示,作为中医外科医生,在保命的前提下,要为患者尽可能地保住双足,这也成为他从医多年来的使命。

  柳国斌介绍,恩师奚九一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发现,糖尿病足除神经变性、缺血、感染这三大因素外,还有一种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截肢率。该临床研究成果获得了原卫生部科技进步奖。

  柳国斌指出,中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当西医还在考虑血管手术、建立通路,或是靠截肢维持生命时,中医可利用自身经验,保住性命,也保住病足。”他希望通过扭转大众观念,不要一提糖尿病足就想到“截肢”二字。实际上,中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优异成果,已填补了西方医学上的空白。

  除了继承奚老的学术思想外,柳国斌还在临床经验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创新理论。“中医讲究整体观,把疮口和疮口周边视为‘小整体’。”在小整体的基础上,柳国斌提出了“安外攘内”的治疗原则,就是说,只有把创面周围悉心照料、安顿好,才不会进一步扩大创面的腐烂,也为创面的愈合争取更多时间。在新理论指导下,柳国斌带领团队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研发出一款紫朱软膏,优化了奚老的经验用药,把毒性较大的成分替换成毒性相对较小的,疗效和安全性均得到保障。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优势明显,但地区差异显著,截肢率从1%到25%不等,同时又存在疗效重复性欠佳的客观事实,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规范。柳国斌认为,换药是一门技术活,关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柳国斌带领团队制定了涉及糖尿病足的9种中医外科技术操作规范流程。该规范为全国首创,每一步操作都有详细要求和流程图。其相关研究成果,也于不久前获得了201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本报记者 左妍 (医院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中医外科治疗糖尿病足有“绝活”
踏青赏春话儿童过敏性鼻炎
扫一扫
肿瘤防治
“帕友”早期用药坚持“剂量滴定”
新民晚报康健园A22中医外科治疗糖尿病足有“绝活” 2019-04-08 2 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