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户分离,就是在一个城市里,市民的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同一。有专家估算,上海现在约有300万人户分离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学龄孩子”。为什么?利弊如何?每天升学季,近来为这些问题烧脑的家长不在少数。
在上周由华东师大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主办的2019中国教育发展论坛上,专家们表示,人户分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出了问题。由于允许幼升小和小升初时人户分离的存在,这也在本市催生了专门给人办理人户分离的中介组织。据记者了解,进“一般的”学校,办一张人户分离证明需要花费几千元钱;如果是要进对口的“名牌学校”,在旁边的学区房里办一张人户分离证明就约需要几万元钱。这也导致了不同区域内学龄人口增减的不确定性。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说,中心城区有个集聚效应,所谓人口导出,其实导出的是夜间人口,白天的入学人口依然留在中心城区,因为现在可以空挂户口。以静安区为例,如果资源不增加的话,就将面临区域教育品质的下降。到现在为止,全区还缺幼儿园24所、小学44所、初中18所,困难比较大。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在分析孩子负担重、家长焦虑的根源时认为,现在家庭教育成本上升很快,表现为“学区房热”和“择校热”。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基本上通过四种途径实现,第一是购买学区房,第二是择校,第三是出国留学,第四就是报各种课外辅导班,这就会使得教育更加不公平。“中国的名校大多是公办学校,比如说上海有‘四大金刚’,即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上海交大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这些公办的公共教育产品和服务,真正能享受到的只有少数人。因为,资源总是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是如此。”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