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40幅佳作汇聚上海中国画院~~~
40幅佳作汇聚上海中国画院~~~
40幅佳作汇聚上海中国画院~~~
40幅佳作汇聚上海中国画院~~~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40幅佳作汇聚上海中国画院
带你走近“火红的年代”
乐梦融
  昨天起,“火红的年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艺术特展”于上海中国画院拉开帷幕。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总计40余幅名家国画佳作汇聚一堂,吴湖帆、林风眠、陆俨少、郑慕康、周錬霞、吴青霞、来楚生、唐云、丰子恺、程十发、刘旦宅、贺天健、江寒汀、朱屺瞻等名家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创作集结亮相。这些精彩纷呈的画作,将观众的视线拉回解放上海的峥嵘岁月,投向建设新中国的火红年代。

  此次展厅最内侧,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解放上海》国画手卷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这一手卷以八幅连环画组图的方式合裱于一张长卷,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历史事件。八幅作品除《扫雷》为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外,其余均是每人独立创作一幅。分别为汤义方《组织起来》、朱梅邨《反驻军》、郑慕康《送军情》、周鍊霞《引路》、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潘志云《刘行战斗》、董天野《军民一家抢救生产》。参与这组《解放上海》作品创作的画家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第一批画师,创作时,他们的平均年龄约50岁,笔下描绘的画面凝聚着画家们朴素、真挚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出现了一大批以新中国蓬勃建设风貌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家喻户晓的艺术家们都留下过相关的经典之作,他们从山水、花鸟、人物等中国传统笔墨转化,探索了展现人民劳动、时代新风、农耕劳作等场面的艺术新路径。此次展览就汇集了不少,如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林风眠《轧钢》、谢之光《万吨水压机》、丰子恺《饮水思源》、刘旦宅《披着霞珠迎朝阳》、来楚生《收菜籽》。这些作品记录下了上海发生过的变迁,凝结着这座城市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表示,通过这样一个展览,相信今天的人们能够从老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中感悟到一些真谛。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离不开思想的感动,艺术离不开勇敢的探索,这些都是现在放在我们每个艺术家面前很好的思考课题。

  展览持续1个月,由文汇报和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专版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戏剧在城市里 传承 传递 传播 传情
诗词爱好者 日益年轻化
电台人唱京戏 众名角来助阵
带你走近“火红的年代”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4带你走近“火红的年代” 2019-05-13 2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