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辟谷法、水果代餐法、蛋白质饮食法……网络向人们提供了无数所谓节食减重对策,这些海量信息容易让人陷入因盲目减肥而营养不良的恶性循环。其中,亟待澄清的误区不是少吃不吃,而是跟错了网、问错了人。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郑璇指出,目前不少三甲医院都有体重管理门诊,在专业的体重管理团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减肥,更科学、更规范也更安全。
针对减重,营养科、内分泌科和外科是紧密合作的多学科团队,简称MDT团队。在长海医院,减重者可先到内分泌科明确肥胖的病源和成因,单纯肥胖,或者已经明确了病理基础的肥胖,在内分泌干预的基础之上,患者到营养科接受个体化生活方式指导和营养结构调整。如果通过饮食控制还不能达标,比如体重指数BMI超过32kg/m2,而且已经出现并发症,病人会被推荐到普外科进行减重手术干预。减重手术不是终极手段,术后患者仍然要回到减重营养门诊复诊,一方面需要补充营养来预防术后的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又不能补充过度造成再度肥胖。所以,术后的营养支持和干预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郑璇强调,长期的体重管理需要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生活方式调整,追求突飞猛进脉冲式的减重,不仅容易反弹,而且减重过程中会有健康风险。无论内分泌科药物干预,还是外科手术,“管住嘴”这一关都是最基础的环节,这个基础做不好的话,其他两个环节都无法获得满意的成效。饮食与运动是减重的两大基石,个体状态不同,减重规划亦不同,千万不能依样画葫芦盲目照搬网络搜索或微信朋友圈的信息。
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申晓军介绍,减重手术有多种方式,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机构采用袖状胃切除手术,简称缩胃手术。外科医生把肥胖患者的胃部分切除以后,整个胃肠道的功能发生巨大的变化,进食量和食欲明显下降,大脑功能也会接受到脏器结构改变的反馈信息,协同控制食欲,达到稳定持续的减重效果。有些患者术后爱上运动,行为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还有部分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随着减重手术一并“带走了”。
医学专家一致认同,减肥是一种艰难的、长期的、个体化的科学治疗。控制体重,需要长期保持能量的量出为入,加强运动锻炼和体力活动,改变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亦可在减重MDT团队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营养支持与药物治疗,对重度肥胖者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使体重得到稳定有效的控制。 魏立 图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