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球顶端那一抹绿
王苏凌
  王苏凌

  地球上高高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一隅,是西藏仲巴、萨噶、吉隆三县。自有记载以来,除了白雪皑皑,就是荒漠濯濯,从未有绿色闯入人的眼帘。

  我的朋友杨李和就在这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有54个通外山口,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的三县之域服役了30多年,从一个年轻士兵干到年逾半百的团政委。

  杨李和敢想敢干出了名,别人不敢想的他敢想,别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他敢做,别人敢做而做不到的他铁了心要做到。他的敢劲在西藏军区出了名,当团政委时又大胆奇想要在海拔4千多米的高原种菜。我一听就咂舌。自古以来,没人能在那块沙石地上种出绿油油的东西来。缺氧、缺水、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极短无霜期,还有那漫天飞舞的八级大风卷起飙尘,从秋刮到春,刮得昏天黑地。我心憯懔:那可是世界难题呀,困难重重啊!杨李和头一仰:怕啥!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向世界难题挑战,在海拔4918米的中尼边境昆木加哨所开始了他的美好愿景——种菜。他按常规,在平地建起塑料大棚,播下种子,小苗如愿出土发芽,他喜滋滋,原来高原种菜也没啥难嘛。没过几天刮起大风,早起一看,地上乱石沙土一片,塑料大棚被吹到几百米外,再看秧苗,不是被风连根拔走,就是蹂躏冻死,一片凄惨创痏。自然界无情逆势像冰水浇了一头。他心一横,再建!建牢固的玻璃温室。然而风有意与他较上了劲,须臾间把玻璃温室吹得七零八落。严寒中的惨境把心跌到了冰点。有人劝说:算了吧,几千年都没人种活过蔬菜。他眼一瞪:几千年算个啥!他召集大家远虑深谋,终想出绝招:向地下要菜田。他们下挖1.5米深的长方形土坑,从200多公里外砍来竹子做顶架搭起塑料大棚,棚上每隔几米压上沉重的沙袋,大棚四周再砌上1.8米的挡风墙。大风退却了,严寒又成问题。夜晚他们把褥子盖在大棚上,白天再掀开晒太阳,严寒被赶走,蔬菜没养分怎么办?他们从牧场运来温度较高的羊粪,既做肥料又保暖。几大难题销铄破解。

  出土的小白菜日渐长大,雪白的菜帮托着碧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透着光亮,散发出青春年少的活力,他的心像灌了蜜般甜。初获果实令人鼓舞,再接再厉,菠菜、西葫芦、青椒、蒜苗、大白菜、土豆、茄子、南瓜、萝卜、圆白菜……一一破土出芽,在高原严寒的暖棚内,绿叶丰腴,果实饱满,这是全世界最高端的蔬菜,没有之一。

  理想成现实,从此,水灵灵的高原蔬菜带着清香出现在官兵和百姓的饭桌上,高原不再为缺少蔬菜而担忧。1996年,成都军区与西藏军区联合在杨李和所在团召开现场会,称赞高原成功种植蔬菜是一个奇迹,应在全西藏推广。号令一发,当年即在西藏边防线、日喀则、拉萨河谷等地全面铺开种植。杨李和为此又荣立了一个三等功。我对杨李和竖起大拇指:了不起呀!你用勤劳和智慧在地球顶端闪现火花,硬是在皑皑白雪和荒漠飞砂中造就出一片绿,为人类造了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荷兰
   第A24版:俄罗斯/新民海外
母亲的那颗门牙
手 癖
智慧快餐
一个人的理发师
地球顶端那一抹绿
蘼芜与栀子
最 美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地球顶端那一抹绿 2019-08-04 2 2019年08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