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通化,似乎是为野山参。这是志高提议的。那天聚会,他说天热可以去东北避避暑,那里凉快。志高是我20多年的朋友,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我有点犹豫,光图个清凉似乎无需跑那么远。“我们去挖人参啊!”志高见我兴趣不大,又道:“那可是野山参!”这倒是没经历过,我们就这样开始了挖参之旅,目的地是吉林通化。
上海与通化之间没有直航,需在大连停靠一下。那天天气异常好,飞机大部分时间依稀定格在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到通化已是下午。来接我们的延边汉子单睿从长春赶来,260多公里的路程,开了足足有4个小时。之后的几天里,在他的陪伴下,我们的挖参之旅充满了快乐。他还带我们游览了鸭绿江、领略了五女峰等秀美景色,当然,也品尝了当地的种种美食……
第二天上午,我们六个人、两辆车,随着单兄的朋友康兄,直往集安而去。康兄在那里有一块十多年未起过参的参地,他们是想让我们见识一下真正的野山参。
这里得卖弄几句现学的知识。林下参也叫林下籽,指的是人工播种后,自然生长,无任何干预的参,一般说林下参(籽)15年后就可称为野山参。
车行驶在青山绿水间,除了在鸭绿江边稍作停顿,几乎都没有休息,大家的心都被野山参牵着了。眼前的大路变成了山村小道,车七上八下,忽而爬坡,忽而涉水,颠簸了有20多分钟,突然一个刹车,到了。
看参人是一位70多岁的大爷。移开围栏,进到参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是一株株低矮的植物,有的上面挂着一串五六只鲜红的果,这都是人参!
山不高,坡不陡,我们大概上了50多米。第一次挖人参的我们一个个呆在那里束手无策。陪着我们的大爷“挺身而出”,拿起铁镐在一株人参旁画了一个圆,一镐又一镐,然后用镐撬起泥土,伸出手在泥土下摸了摸,随后又是一镐,再用手摸下,如此再三,不一会儿一支完整的人参呈现在众人面前。康兄接过看了看芦碗,又看了看参纹:有17年了。这就是野山参了!野山参价格不菲,我们没敢多挖,挖到的几支也都在当地煲老母鸡汤喝了。
这就是我们的挖参之旅,新鲜、好奇,却如昙花一现,未及细细品味,已成过往。好在多少开了眼界,长了知识,尤其是结识了热情、豪爽的延边朋友,也是一大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