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大犯罪组织之一“红色司令部” 头目达席尔瓦上周被发现死在监狱内,初步迹象显示是自杀。目前关于达席尔瓦的死因还没有更多内幕,但知情人士透露,这和监狱管理混乱有关,巴西两大犯罪组织“红色司令部”和“首都第一司令部”在监狱内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半个月前,巴西帕拉州监狱就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清晨7时,一伙犯罪组织犯人点燃关押敌对组织犯人的囚室,火势迅速蔓延。与此同时,两个帮派直接火并,16人遭斩首。火灾和骚乱足足持续超过5个小时,共有62名犯人丧生。最终军方介入,控制住局面。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狱方不仅没能控制局势,还有两名狱警遭犯人劫持。释放狱警时犯人说:“不要多管闲事,我们忙着呢。”
监狱超编多年
骚乱从未停止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惨剧,冲突的帮派成员出于威慑目的,将一些视频发布在网络。画面中不仅场面血腥,冲突者的表现也令人不寒而栗:有一些人甚至将砍下的头颅在脚下盘带,展示自己的足球技术。由于杀戮现场太过血腥混乱,又经过火烧,法医第一时间仅仅能够确认部分死者的身份。
巴西监狱这些年来的骚乱几乎从没停止过。2014年8月、2015年10月、2016年10月、2017年1月,亚马逊州、罗赖马州、北里奥格兰德州、巴拉那州……这些时间和地点代表的是巴西发生的一次又一次监狱暴动,和数以百计的犯人死亡。
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当然非常复杂,其中最直接的一个是巴西监狱环境的恶劣现状。巴西是全球第四个废除死刑的国家,废除死刑的历史已经超过140年。同时联邦法律对刑事犯罪量刑明显偏松,许多轻度犯罪都是监外服刑,监狱中的轻刑犯人逢年过节还可以放假回家。但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7月发布的信息,超过一个世纪的废死和宽松量刑并没有给巴西带来和平与安宁,相反只是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和日益恶化的治安状况。数据显示,巴西的谋杀率达到10万人中30.5,在南美仅仅优于目前政局动荡的委内瑞拉。1991至2017年巴西共有120万人死于谋杀,其他类型犯罪更是不计其数。巴西官方预计,到2025年在监服刑人数将达到147万人,远远超出巴西监狱的容纳能力。
发生这场惨剧的监狱设计容纳犯人163人,实际却关押了343人。面对媒体的质疑,相关部门官员显得十分淡定。因为在巴西监狱,这种超编比例远远谈不上“过度拥挤”,只有超员210%以上,才能称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对囚室“拥挤”的荒唐定义,既来源于巴西公共安全问题日益恶化,也来源于巴西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公共支出紧张。在这种普遍超编的背景下,监狱环境和犯人生活质量都令人担忧。
对这个问题,历任巴西政府都没能交出满意的答卷。前总统特梅尔倾向采用釜底抽薪战略,加强公共教育,提高就业水平,让监狱这辆“大巴”的乘客数量逐渐减少。军人出身的现总统博索纳罗则使用严刑峻法,修建监狱,严格管理。但是具体到监狱困局与有组织犯罪,左翼和右翼政府的道路都没有走通。
两大犯罪集团
争斗不死不休
严重超编的监狱是暴力事件发生的场所,而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暴力事件的主体——巴西的犯罪组织。类似于墨西哥贩毒组织喜欢使用“卡特尔”,巴西犯罪集团喜欢使用“司令部”。在此次监狱暴动中,冲突双方是巴西最大黑帮“首都第一司令部”的地区盟友“A级司令部”,以及两者的宿敌“红色司令部”。从监狱到街头,这两个庞大犯罪联盟间的合作与战争,对巴西的公共安全起着深刻的影响。
不无讽刺的是,这两个黑帮巨头的出生地都是监狱。在进入新世纪的最初几年中,“红色司令部”与“首都第一司令部”曾经结成联盟,成为巴西势力最大的犯罪组织。然而随着两派势力不断扩大,势力范围逐渐出现重叠,联盟的地方帮派也时有冲突。以巴拉圭毒枭图马尼之死为导火索,两派矛盾逐渐表面化,演变成今天不死不休的局面。
一名拉美新闻评论员不无讽刺地写道:“巴西的政客们会大谈公共安全,却没有人敢在选举演讲中说出这些问题的来源——‘首都第一司令部’。”这些名字似乎成为“伏地魔”式的禁忌,巴西又需要多少监狱,来规训这些正是在监狱中发迹的暴徒?
打造南美大陆
“地下共同市场”
有组织犯罪问题是巴西公共安全中最大的顽疾,其形成和发展原因复杂多样,大致可以描述为“监狱为母体,贫民窟为兵营,国内国际社会为市场”。
无论是以里约为大本营的“红色司令部”还是盘踞圣保罗的“首都第一司令部”,都是以监狱为核心,吸收有竞争力的犯罪分子入伙,同时通过监外成员和律师团队遥控犯罪网络。“首都第一司令部”现任领导人威廉斯被判刑234年,从升任领袖至今没有踏出过监狱。
而作为巴西特有现象的贫民窟,不仅为犯罪分子提供人员,也为犯罪活动提供空间和庇护所。巴西贫民窟源自无地农民向城市运动,在城市中没有产业和栖身之所,只好在无主土地上聚居,逐渐形成今天与富人区犬牙交错的“上帝之城”。控制贫民窟数量,成为衡量犯罪组织数量的重要指标。“红色司令部”在上世纪90年代鼎盛时期,几乎控制里约90%贫民窟,而近期已经下降至40%,就是黑帮势力此消彼长的显著证据。犯罪组织控制贫民窟不仅进行犯罪活动,同时也招募成员维持治安,甚至会对贫民窟居民发放福利,以换取支持和保护。如果不能从经济和社会层面上真正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存状态,打击有组织犯罪就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巴西犯罪组织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足以保证生存和发展。随着在国内进一步扩大整合,他们日益走出国门,寻求整合南美地区的犯罪力量。事实上,两大犯罪组织“红色司令部”和“首都第一司令部”都与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巴拉圭贩毒集团合作,从秘鲁运入可卡因,从哥伦比亚带来大麻……当地媒体忧虑地将这种新现象形容为南美洲“毒品走私共同市场”。这些犯罪组织一旦有效串联,对南美洲的公共安全将会是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