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9日结束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与蒙古的访问,这是埃斯珀7月下旬正式执掌五角大楼后首次海外访问。
埃斯珀以防长身份的首次出访将目标定于亚太,体现了美国对这一地区的高度重视。
埃斯珀对此次五国之行怀有何种期待?访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美国未来如何与盟国相处?我们请专家为您详细解读。 ——编者
1
埃斯珀期待“连中三元” 再升级美国“印太战略”
问: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上任后为何首次出访选择亚太?他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答:此次埃斯珀出访亚太,旨在以议题凝聚盟国与伙伴,缓解澳日韩等小伙伴对特朗普政府无视盟国利益的美国优先政策之忧虑。他力图协调各方在朝核、伊核和中导等问题上的立场,达到整合以美国为核心的同盟体系的安全合作。他还试图通过对新西兰和蒙古等准盟国及伙伴国的访问,继续扩展当前美国“印太战略”的覆盖度,为巩固美国在地区的主导力并且牵制新兴大国的崛起,进一步深化运营。
埃斯珀的出访目标之一,是整合日韩围绕美国为盟主的安全合作体系,从而继续以压促变,迫使朝鲜加快弃核。自去年美朝元首新加坡峰会以及今年的河内峰会以来,华盛顿与平壤在朝鲜弃核问题上并未取得太大的实质性突破。尤其是河内会谈崩盘后,事实上美朝关系僵持不前,陷于停顿,这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心头之患。埃斯珀出访日韩,期待整合三方合作,力促朝鲜弃核获得新动力。
埃斯珀的目标之二,是在美国退出《伊核协定》之后,向盟国与伙伴们推销美方主张,力图就全面封杀伊朗的经济活动获得各方支持,尤其严控霍尔木兹海峡地区,严格限制伊朗的石油输出,从而扼杀伊朗经济。埃斯珀此次出访所到之处,到处要求盟国出动海军舰艇,加入美国所主导的这一针对伊朗能源海运的计划,从而有效限制伊朗的经济活动。不过,美国所提出的这一波斯湾“护航联盟”倡议,目前应者寥寥。
埃斯珀出访目标之三,则是营销美国的中程导弹海外部署计划。在今年8月2日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之后,美国国防部已就快速发展陆基中程导弹制定行动日程,并打算在几个月内在几个盟国国土上部署,战略针对性已十分清晰。据报道,被美国考虑的中导部署候选国有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菲律宾等。埃斯珀此番游走五国,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就是试探盟国的相关态度。
2
埃斯珀五国行“三大皆空” 众盟友让美国“颗粒无收”
问:埃斯珀在五国行程中各自聚焦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成果?
答:然而,埃斯珀的三大使命几乎全部落空。
朝核问题本应是埃斯珀访问韩国的重点议题。但是,韩国对一年多来美国处理朝核问题的态度不甚满意。第一,韩国对去年美朝在新加坡的首次峰会曾寄予厚望,但特朗普却在事先未同韩国协商的情况下,擅自在峰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将取消美韩军演,韩国颇为不满。第二,在今年河内举行的第二轮美朝峰会上,美方对朝鲜提出的平行推进弃核与部分取消制裁之合理主张置之不理,节外生枝并拂袖而去,导致弃核议题无从着落,半岛局势又趋紧张。第三,尽管美朝商议近期举行第三轮峰会,但随着美朝沟通机制日趋完善,韩国在未来朝鲜弃核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可能也在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对增强美韩同盟合作议题缺乏热情。在韩国看来,美国要么要求韩国增加对驻军的财政分担(韩国今年也确实为此增加了8.2%的开支),要么就是不顾韩国利益,与朝鲜大谈交易。事实上,韩国当前更为关心的是随着韩日出口管制战迅速升级,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瓶颈已被日本掐住。韩国在评估是否提诉国际法庭的同时,十分希望美国能在韩日之间调停,但美国却反应平淡,颇令首尔失望。
韩国已警告日本,可能不再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而依照这一协定,韩日可共享情报,这不免让美国着急起来。在韩国国防部长郑景斗与埃斯珀会晤时,尽管美方强调这一协定对美日韩安全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这两个东亚盟国继续维持安全合作,但郑景斗还是淡淡回复,韩方将在“综合考虑”之后才做决定。
埃斯珀在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都竭力争取三国加入以美国为首的波斯湾“护航联盟”,但这三国都以种种理由推脱。尽管三国都反对伊朗发展疑似核武器的活动,但它们也都支持联合国框架下的《伊核协定》。特朗普政府退出这一协定,给中东和平与稳定带来巨大冲击,而且白宫要求各国切断与伊朗的能源联系,也已使这三国蒙受损失。美国要求它们分别派出海军力量前往海湾参与护航合作,迫使它们与伊朗直面对抗,这三国当然要思考再三。
埃斯珀敦促日本“强烈考虑”加入“护航联盟”。但日方表示将全面研究原油稳定供应、日美同盟、日本与伊朗关系等各种要素后,才会做出“综合判断”。言下之意,美国拖日本下水,日本也得考虑一下替代原油从何而来以及如何不得罪伊朗。当然日本也不愿得罪美国,所以日方可能考虑单独向距离伊朗数千公里之远的也门海域派遣海上自卫队。每年约有1200艘韩国商船与油轮经过霍尔木兹水域,如何在实施航运保护的同时,维护好与伊朗长期的能源合作,则是韩方的利益考量。
在堪培拉,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与国防部长埃斯珀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和国防部长雷诺兹进行了“2+2”会谈。美方要求澳大利亚向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派出军舰,参与美军护航行动。雷诺兹称美国的请求是个“十分严肃而复杂的问题”,而澳大利亚将根据国家利益加以决定,因而需要慎重考虑,不会轻易应承。
3
美到处推销中程导弹 剑指中国接连『碰壁』
问:在亚太之旅刚刚启程时,同时也是在美俄《中导条约》正式失效的第二天,埃斯珀就提出希望数月内在亚洲部署陆基中程常规导弹,您认为这一想法是否可能落实?
答:如果说埃斯珀此次亚太之行确有协调对朝鲜以及对伊朗政策的目的,那么他到处推销美国的中导部署,则是明确剑指中国。埃斯珀在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的次日抵达澳大利亚,宣称“倾向于几个月内”完成在亚洲部署陆基中程导弹。
据报道,美方在与澳大利亚的“2+2”会谈上对中国大加攻击,还同澳方讨论了部署陆基中程导弹的设想。蓬佩奥声称,强化美澳同盟的目的就在于打击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而在澳大利亚北领地部署美国的中程导弹“将符合两国利益”。他表示:在当今形势下,美澳之间“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至关重要”。
但是,往常对美国言听计从的澳大利亚此次却大不配合。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和防长雷诺兹索性否认了美方已正式提出在澳大利亚北部部署中程导弹的提议。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更是直接排除了在澳国土上部署美国陆基中程导弹的可能。他指出,即使美方今后正式提出这一要求,澳方“政府也不会考虑这个选项”。很明显,由于澳大利亚已经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在战略安全问题上努力避免在中美之间站队,依然是当前澳大利亚精英的优先考虑。
埃斯珀在日韩也屡屡碰到“软钉子”。韩国在埃斯珀到访前就强调,“首尔没有与华盛顿就在韩国部署陆基中程导弹进行谈判,韩国不打算部署”。韩国前年就因引入美国“萨德”反导系统而导致对华关系受到重创,目前更无必要部署明显针对中国的陆基中程导弹。
日本也就中导问题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一方面,日本虽然忌惮中国,也需要美国给予保护,但仍不满美国退出美俄《中导条约》从而引发亚太战略军备竞赛。另一方面,日本担忧被绑上美国中导战车,从而在中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表态“尚未(与美国)进入(在日本)何处部署的具体阶段”。
特朗普政府任期才过一半,五角大楼的掌门人已经换到了第三任。如此快速地更换首席长官,反映了美国政府国防部门的高度不稳定。但比政府不稳定更为严重的,是美国防务政策的极度不稳定。比起二战后历届美国政府,特朗普政府在防务问题上有着三个鲜明的特色:摆脱现有的国际体制;以“美国第一”重塑盟国体系;视中国为核心战略对手,扩展美国的亚太战略为印太战略。
但是,无论是一个接一个“退群”,还是接连不断地压榨盟国,都是极其短视的单边操作。美国即使赢了今天,也失去人心与明天,更是自废武功,国际领导力显著下降。正因如此,无论是就遏制伊朗而组建波斯湾“护航联盟”,还是针对中国而部署陆基中导,埃斯珀作为美国防长的首次出访都处处碰壁,他对新西兰和蒙古的访问,除了泛泛地“送温暖”外,也了无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