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都市小区
     
本版列表新闻
~~~黄浦信访架“连心桥”让社区环境治理不掉链子
~~~黄浦信访架“连心桥”让社区环境治理不掉链子
~~~黄浦信访架“连心桥”让社区环境治理不掉链子
~~~黄浦信访架“连心桥”让社区环境治理不掉链子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桶挨着家门口,哪能办?
黄浦信访架“连心桥”让社区环境治理不掉链子
姚丽萍
  垃圾分类,污水处置、餐饮油烟不扰民……社区环保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信访化解矛盾都能做点啥?黄浦信访畅通民意,纾解民忧,让社区环境治理不掉链子。

  垃圾分类“推一把”

  垃圾分类,如火如荼,不少小区却因为硬件短板拖了后腿,关键时刻,信访“推一把”。

  龙门邨是著名的龙门书院所在地,历史久远。居民黄女士却遇到了烦心事,原来龙门邨小区因为条件有限,一直未实行垃圾分类。现有垃圾桶设置紧挨在她家门口和窗台边,“冬天刮风有时把垃圾都吹到房里,夏天蚊蝇蟑螂老鼠肆虐,这垃圾桶摆放还弄坏了我家下水管道。”黄女士苦不堪言道。

  今年4月,黄女士通过黄浦区网上信访受理中心投诉,她的诉求被列入区领导信访接待事项库。老西门街道第一时间拟定了具体解决方案,先后安置壁挂式垃圾桶、取缔零星垃圾桶、设置固定投放点,以及出台垃圾定时投放的规定。5月,龙门邨小区正式施行了垃圾分类。

  为解决黄女士家下水管排放难题,街道派员现场勘查,发现排污管道直接通往街面,会造成街面湿滑、积污。解决方案是,修复管道,改建入城市下水管网。最后,街道还邀请了黄女士作为垃圾分类志愿者参与督导宣传,黄女士欣然接受。

  解决“蓄粪池难题”

  居民田大伯来访反映,弄堂里有个蓄粪池,时不时外溢,他好多次看到居民路过时滑倒,就向区信访投诉。

  蓄粪池问题看似小事,却牵涉日常生活乃至公共安全。区信访办会同职能部门现场了解,发现外溢原因较为复杂:弄堂周边饭店后厨清洗食材,污水流入粪池,粪池管道老化且出水口太小,容易发生杂物堵塞。

  如何破解?区信访专题会议后,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联手破解。一方面,专业部门告知周边餐饮单位,要求严格规范排放污水,严格落实餐饮垃圾申报收集手续;同时,环卫部门提升作业频率。另一方面,属地街道会同物业公司,重新改造了弄堂生活用水管道,全力保障管道通畅。

  一个月里,信访部门回访,田大伯很欣慰:蓄粪池满溢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

  防控风险在前端

  在老城厢,不少餐饮店和居民楼房混为一体,“上宅下店”很常见,因为缺乏污染防治措施,环境污染类信访投诉接连不断。

  居民来信反映,某处居民楼底楼准备开设面馆,市民担心会产生油烟、噪声、蒸汽、热量等问题,因此强烈反对,要求管理部门赶紧查处。执法人员核查发现,拟开设的饮食店,目前正在装修,食品经营许可证也在申报中,现场未发现环保违法问题,执法人员无法采取相应强制措施。但拟开张的面馆位于居民住宅楼内,没有专用烟道,按照相关规定,开设从事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须达到的环境条件,这里都不符合。

  为此,执法人员一方面联系告知商家,强调开店需避免发生扰民现象;同时抄告市场监管部门,建议严格证照发放审核。多方协调之后,商家同意改变业态,居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环保意识增强,让人们格外关注社区环保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永远在路上。”黄浦区信访办负责人王琳表示,信访将更加密切关注居民身边事、烦心事,解决好合理合法诉求,让人们更有安全感、获得感。

  首席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新民健康
垃圾桶挨着家门口,哪能办?
“小毛驴”清运车来帮你
39个窨井盖 39块画布
偷倒
新民晚报都市小区A09垃圾桶挨着家门口,哪能办? 2019-08-15 2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