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获赛区所有金牌的中国队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实战化练兵的成果与战之能胜的军威,而中国的收获更远远不止这些。
迎难而上 收获实打实
中国军队如此“不厌其烦”地举办并赴境外参与这项比赛,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是这是一项军事技能与素养的全面竞赛,而非一档以取悦观众为目的的娱乐节目。而且,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比赛,中国军队在提高技战术水平方面有了实打实的收获。
以比拼步战车的“苏沃洛夫突击”为例,我军一跃入水、激起巨大浪花的86A战车总能让人印象深刻。但事实上,涉水场模拟的浮渡曾是对86A的一项严峻考验,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落水。针对这一弱项,中国军队并未在赛事移至国内承办后降低课目难度,而是迎难而上,相应地调整训练大纲、提高训练标准,尽力挖掘装备潜力。而步战车驾驶员也通过训练能够更加精准地操控步战车,既有一定的速度,又相当轻柔。
军事外交 展和平理念
除了取胜,多国参与的国际军事赛事又天然承载了军事外交的意义,这也是中国军队格外重视这项比赛的另一个原因。
在本次赛事期间,如果说有什么比赛本身之外的信息最具爆炸性,当属日本军事观察员中村元彦在库尔勒观赛时的表态:“日本不排除未来参加这项赛事的可能。”虽然日本人讲话常带有客套的成分,但日本军事观察员到场本身就值得玩味。
国际性军事活动,无论是演习、比赛或互访,都带有敏感性。比如,来华参赛的俄罗斯、越南、巴基斯坦等11国官兵在华期间不仅要参观中国陆军的现役主战装备,而且是深入地学习体验、操作和使用这些装备。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一旦这些外国官兵对装备的使用有任何疑问,中方还必须提供相当程度的示范和说明。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政治友好和互信为基础,是难以想象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会对外国军队如此开放的。
因此,日本军事观察员深入中国西部大漠观摩这项赛事,不仅体现了中国开放办赛、增进合作的和平理念,也反映了中日关系缓和之后的一些新趋势。
守护和平 东亚到西亚
在东北亚,被美国视为地区安全重要盟国的日本和韩国,一个对美国单方面漫天要价以及出尔反尔心怀怨怼,一个因贸易、驻军等问题对美国心怀不满,东北亚何去何从尚难预测;而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特朗普推出的“印太战略”到处拉帮结派,地区国家龃龉不断;西亚中东,更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拉偏架”,地区冲突一触即发……
因此,今年的比赛对中国来说有了许多意味深长的“第一次”:第一次在中国赛区参赛的越南军队成绩不俗;在波斯湾局势紧张时刻,中国海军首次前往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基什岛参加潜水员比赛;我军首次赴印度参赛,体验南亚次大陆环境的同时,也使境外参赛国增至5个,更利于全面感知外军训练理念。
库尔勒铁门关是古代名关。千年前,铁门关之前,铁马冰河,唐朝大军为封疆扩土;千年后,库尔勒城外,战鼓仍催,中国战士厉兵秣马,为守一方安宁,护地区和平。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