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是荷兰的骄傲,更是对世界艺术的杰出贡献者,无论印象派的崛起,还是艺术的进程,都绕不过他。
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你不光是感受梵高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他那孜孜不倦的求索姿态。生活的困惑和不如意带给他的,却是艺术上的大踏步前行。从荷兰时期的《吃土豆的人》展开,尽管色彩黯淡,倒也能看出梵高年轻时的心思,表现底层农民的疾苦,似乎成为他的使命。许多年前看黑白画片,到如今看到真正原作,感觉还是蛮一致的。就是那般昏暗,那种心酸,绘画技巧的写实,成为不朽。博物馆中,同时陈列梵高同时期的大家如高更等人对他的影响不可小觑,早期的梵高还是以写实为主的。在天井式设计的博物馆漫步,梵高的艺术经典逐步到达高潮。特别是他接触到日本浮士绘后,对他的冲击十分巨大。在阿尔勒、圣雷米等法国各地创作的作品,观众能从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到三楼中廊站在梵高以《杏花》为主题三联画前,确确实实被感动了!首先是蓝色背景的梨花,色彩的温暖,阳光的耀眼,以及树杈结构的分布,朵朵白色梨花轻轻摇曳,让人恍如身处梨园。显然是受日本浮士绘的强烈刺激,梵高的创作近似疯狂。据说画柜也是他亲自设计的,平直的白木板条,简约大气。以往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均能读到梵高作品零星一两幅。这次在荷兰真的看到各时期的梵高作品,真有点心满意足。在奥维尔画下的世界名画《有乌鸦的麦田》以及从医院向外望去的风景,从时间上判断是他自杀渐近的作品,激荡的笔法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梵高的绝唱正是他站在顶峰的那一刻。
高费品韦国家公园,又称梵高公园。它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交相辉映。那天夜宿公园附近的酒店,漫步在林间小道,那种期待十分悦人。进入公园首称映入眼帘是正中央有一个以克罗勒·穆勒命名的博物馆,扬名天下是因为馆内拥有大量的梵高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如你光为梵高一人而去鉴赏,大概花上一整天时间也不够。《阿尔的吊桥》等等画作,让人认识一个真正的梵高。同时还有高更、塞尚、莫奈、毕加索、蒙特里安等。行走在绿树成荫的小道,湖畔草丛中还有罗丹、布尔德尔、马利尼等众多的雕塑名家之作。整个公园就是艺术家的大聚会,而聚会的主角便是大画家梵高。骑上一辆自行车在园中转圈,梵高的身影始终在眼前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