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动画电影弹眼落睛,它的累积票房已经接近40亿元,创造了国产魔幻动画的一大传奇。没想到,比电影更魔幻的是,哪吒的“家乡”最近也成为多地争抢的对象。
一个神话传说中的虚拟人物,竟然还真有老家?别以为是在开玩笑。8月初,四川宜宾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哪吒〉热映,哪吒的故乡就是宜宾》、《哪吒祖庙在宜宾,这事早就有定论》,言之凿凿地表示,哪吒是个“宜宾娃”。
同样是四川的江油,也不甘示弱。“哪吒出世的陈塘关、哪吒闹海的九湾河、哪吒显圣的翠屏山祖庙、哪吒拜师修炼成仙的乾元山金光洞,至今依然留存在江油的山川间……”听听,一板一眼、底气十足呢。除此之外,还有天津的陈塘庄、河南南阳的西峡县都争先恐后给自己贴上“哪吒故里”的标签。
熟悉的剧情,不同的版本,一次次以挑战人们智商的方式上演。早年间,“孙悟空故里”之争也很是热闹,凡是跟花果山、水帘洞扯上一点关系的,都标榜是孙悟空的出生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煞有介事。这次就更搞笑了——哪吒最出名的一出,就是闹海,那好歹你靠点海啊,就你们那里的几条小河,容得下龙王龙宫吗?
争关羽、争包公;争潘金莲,争西门庆;争白骨精,争苏妲己;更有甚者,连“千古罪人”秦桧的故里也要争上一番,实在是让人无语至极。
这样赤裸裸的故里之争,背后无非是想吃祖宗饭、力图赚快钱的小心思。好像套上一个“名人”的光环,就能有摇钱树、聚宝盆了。争来抢去,其本质还是地方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了文化资源真正的意义和内涵,只关注到其中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甚至为了发掘资源,不惜造假、撕破脸皮、大打出手。
不着边际地造传说、“讲故事”,是把游客当傻子。问题是,现在有多少人会当傻子,真正买账呢?还是奉劝那些挖空心思去蹭热点、玩噱头的地方,多埋头整点实际的营生,少干些贻笑大方的事吧。
哪吒老家到底在哪里?在梦里,在心里,就是不在你们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