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古镇南浔。酣畅之余,思有所悟。市河两边一长溜高低、大小错落的民居建筑,体现了水乡临河集市、傍河筑屋、枕河而眠的特色。在古老斑驳的石桥上凭栏眺望;碧水缓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脚下向远方日夜不停地流淌。
江南临河集市的便捷特点和富庶的物产,促进了商贸的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亦加速了街市规模的扩大拓展和与生产、生活需求相关行业的产生、壮大。沿河街市鳞次栉比的店铺、廊棚、客栈、餐厅、酒肆、会馆、道观、寺庙、学堂、名人故居等等,应有尽有。呈现一派繁荣、豪华的气象和趋势。
从2层楼建筑高大的顾崇盛丝行斑驳的外墙、石窟门框及沿河宽长的石阶码头,可以想象当时蚕茧收购和丝绸成品装船外运,远销全国及扶桑、东南亚等地的一派忙碌、繁荣的景象。
从被脚步磨光的街面石条及8结砖镶铺的人字形图案;从商贾门前的石狮及鼓形门当到拱形石桥;从南浔奇石艺术馆、湖州善琏湖笔铺到老屋的檐口、滴水瓦当;从道观广惠宫门前的石桥到河边一棵虬干中空、侧向河心的巨杨;从张氏豪宅中西结合的规模气派到28年前已86岁高龄的“三痴老人”书写的“知足长乐”的横幅,那墨迹笔力雄健、苍劲老辣、凝重而不失灵动。所有这些,都在默默无声地诉说着南浔街市演化变迁的历史印迹,呈现出古镇古朴、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在水乡的书画、摄影展馆里,曾见到一幅令我镌刻在心而深深折服的作品。画面上:蓝天如洗,一座斑驳苍虬的月洞形石桥横架于河道两岸之间,桥顶上一位窈窕淑女身穿绿裤和白色的衣衫,手撑红色的纸伞正移步其间。我站在作品前驻步不移,细细地品读作品的内涵和意境。渐渐的我读出了画面的涵义:古老的石桥是华夏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韧不屈的意志和精神的象征,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智慧才识和刻苦耐劳优秀品质的体现。女子的绿裤象征破土而出的绿苗,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白色的上衣象征着希望里孕育着广阔的升腾空间,那红色的雨伞则代表着华夏神州崛起目标。同时亦默默地告诫后人:岁月静好,舒适安乐是建立在无数先烈和世世代代的前辈为后人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之上,要牢记前辈和祖先的恩德,毋忘传承和发扬的责任,为华夏腾飞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