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都市剧《欢乐颂》第一季完结了,欢欢乐乐的大团圆结局却总有种一地鸡零狗碎的感觉,让人看完怎一个大写的空虚了得。这样一个以良心制作攒口碑起步的国产剧,为何最终却落得个被人诟病“太爱钱”的骂名?在我看来,除了时不时金钱膜拜外,套着女性自强不息概念的《欢乐颂》,本质上仍然没有跳脱出女性歧视的思维定势。
在作者笔下,剧中五个女主角里只有两个“成功”人士,一个是职场“白骨精”安迪,另一个是富二代曲筱绡。前者智力能力均超群,专治男人各种“不服”,后者的成功起源于父亲积累的财富,不学无术却能摇身一变成为屡战屡胜的商场新人。如果说有着凄苦身世的安迪还能打着“高智商奇才”成功的幌子,曲筱绡的人物设定赤裸裸地将拜金和女性歧视暴露出来:没有家底加持、没有豪门傍身,女人成功并不可能。
虽然一直以来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在标榜男女平等,但细思之下,你会发现,女性歧视仍然是比比皆是。远的不说,就拿近年来被屡屡炒作的新名词“剩女”一词举例,这何尝不是一种男女“双重标准”的解读?绝大多数到了一定年龄仍未婚嫁的女性,身边总环绕着三姑六婆的窃窃碎语,均是一脸“这老姑娘该怎么办”的神情。然而,相对而言,你是否也鲜少听人反复念叨“剩男”一说。
日前上海的一份调查也显示,尽管人们对妇女地位认同很高,但现实中就业、生育、家庭生活等领域里,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婚育”正成为女性求职的一道“隐形墙”。我的一位好友近日筹划着跳槽,然而,不少用人单位虽然没有明目张胆地提出“只招男性”,却婉转地表示“不想录用没有生育二胎的女性”。
《欢乐颂》的一个成功之处是让人可以代入自己或者身边人,然而,多少有点“直男癌”的价值观,或许就和社会仍然存在的“女性歧视”陋习一样,无论如何也无法令人欢乐起来,眼睁睁地把欢乐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