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众声喧哗中如何“听清事实”
  新媒体的发展,让信息传播进入了读秒时代。置身这样一个舆论场,有人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也有人担心,不辨方向的快,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比如,在求新求快的舆论场上,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文件被“误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被理解成为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提供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出台被解读成为“以人查房”做准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被视为“政府要推卸养老责任”……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文件,类似误读并不少见。其中,既有因相关部门遣词造句不严谨、细节考虑不周全造成的误读,也有因媒体要找“亮点”、专家要找观点、网友要找情绪点而导致的误判。

  政府治理现代化,既包括多元协同的公共性,也包含遵循规律的专业性。一方面,政府需要尽可能多做政策说明工作,多一些社会预期管理,让专业决策尽量通俗化;另一方面,媒体公众也可以多一些细心耐心,学会用专业思维来评判公共政策,用系统思维来把握“全部事实”。

  听清事实,是一切判断的基础。在一个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我们不缺乏多元多样的观点,却往往缺乏完整可靠的事实。的确,随着信息流动速度加快,有时不得不对事实作出快速判断。但我们并非没有选择。比如,媒体至少可以明确一下消息来源,而不是盲目追求“首发”;至少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一味追求“新奇特”。

  成熟的价值观,必然是稳定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事实观,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正如周恩来曾经说过的,“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成熟的政府,理性的公民,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人民日报评论部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7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8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9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0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网约车“外地化”的问题
出国自驾,你怕了吗?
众声喧哗中如何“听清事实”
七夕说
魔券魔圈
“捧杀”与“棒杀”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众声喧哗中如何“听清事实” 2016-08-09 2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