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中乾坤
张炜羽
  张炜羽

  鸿飞霜降,木落波寒,由沪上八位印人发起的“海上小刀会”,拟值周年之庆,走进高校,假借上海交通大学开明画院,举办首届篆刻作品展。既作消寒之雅集,以舒好古情怀;又乐共同道佳客,相与赏石论印。

  海上小刀会八友,意气相投,锐志篆刻,操刀治印多达三十余载。他们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篆刻艺术复兴的见证人,又是各大重要展事的积极参与者,在印坛均有一定知名度。八友虽多出于百乐之门,而篆刻创作师法各异,意境迥然,无取悦流俗之心则相同。大哥陈建华,早年以研习钱松切刀与镌刻巨印著称,所制碎切线条斑驳顿挫,形态变化丰富,充满着凝练、苍茫的金石质感。近来又博涉大篆、魏碑,气息一脉相承。孙佩荣兄刻印结字宽博沉雄,颇有豆庐夫子之气象。其用刀冲切并施,涩畅互见,又每每随机而变,随心而动,使线条有刀有笔,厚而不滞,敦朴中得爽健之趣。黄连萍兄年未而立,即获得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后一发而不可收,在历届全国性书印大展中屡创佳绩。其运刀酣畅淋漓,英气骏迈,又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不愧为当代海上印坛中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篆刻家之一。八友中创作精力旺盛,书风与印风得到高度统一的,非张铭兄莫属。而书印风格的统一,也是一位篆刻家通过自身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最终升华至成熟阶段的标志。张铭兄根植于传统,擅长对古玺、秦汉印等经典样式的糅合、深化,再辅以古拙欹侧的篆法和生辣险峭的用刀,使印作在刀感、石趣、笔意中得到综合、完美的调和,同时又显露出其独特不羁的个性。杨祖柏兄谙练古玺章法,善制大篆一路,所刻章法参差开合,疏密有致,颇具对比动感之美。而古玺之妙更在于有意无意之间,祖柏兄食古能化,诚为解人。夏宇兄近年来倾力于彩墨书法与大写意篆刻创作,体现出其独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观其印作,或朱白相参,朦胧混沌;或章法奇肆,新境迭出。其发散型思维与自由放逸的性格,使其篆刻作品随刃而行,完全超越成法,呈现出其胸中之万千意象。作为八友中的青年才俊李滔,师从印坛大名家楚三先生,近来创作活跃,已展露头角。其恣纵劲迈的印风,以诚待人的性格,使大家从一开始便抛弃门户之见,放开胸怀,对其印艺与人品产生认同感。至于笔者多年来仍在传统的秦玺汉印、晚清印坛名家与楚简帛书中游弋,以期将来能进一步融合各家之长,在某个局部有所突破。

  海上小刀会八友效仿近代民间书画雅集,追求独立、平等、自由、快乐的艺术创作氛围。为避免因人事安排引发的争权夺利、拉帮结派之弊,不设会长、秘书长等职务。凡事集体商议,群策群力,畅所欲言,一旦确定目标,各行其职,皆勇于担当。小刀会八友性情相契,不鹜名利。相近的师承关系与艺术审美观,使他们在创作上拒绝平庸。凡聚会切磋,既无需隐讳个人观点,也充分尊重对方的艺术追求,以祈共同提高。一年来海上小刀会不断利用现代微信平台,多次推出主题印展,已得到印坛前辈、同道们的推许。所有这些,也是大家能快乐地走到一起的缘由吧。

  (本文为《印中乾坤——首届海上小刀会篆刻作品展》前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创上海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冰岛掠影
海上小刀会
印中乾坤
『圣之时者也』
一生荏苒书前老
谢稚柳题白莲诗
魅力水城
印中乾坤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印中乾坤 2017-01-09 2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