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魅力水城
曹伟明
  曹伟明

  青浦城区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个“开门见河、出门动橹”的江南水乡,这里五浦交汇,取旧青浦的“青龙镇”与“五浦汇”之意而得名。宋代为一小村落,由于水路交通便捷,元代有大姓唐氏在此贩卖竹木,逐渐发展为贸易的大市镇。明代万历元年(1573),县衙由青龙镇迁至这里遂成县城。

  青浦,由青龙古镇到江南水城,从古至今作为一个水陆码头,经济发达,贸易繁华,催生了文化的繁荣。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化知县屠隆治下的青浦,文气弥漫。护城河畔城隍庙的古戏台曾是昆曲《浣纱记》的首演地。淀浦河畔万寿塔下的青溪书院,成为清代大学者王昶的讲学和修志的场所。1848年的“青浦教案”,青浦渔民水手抗争外国传教士的事件更是轰动海内外。大盈江畔、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曲水园,更是“曲水流觞”,富有文气和灵气,是文人们吟诗作画、“文化沙龙”的“灵园”。

  然而,曾经有一个时期,青浦的水,成为青浦人的累赘和包袱,蓝藻时有蔓延,水质也有污染。人们困惑于小舟悠悠,跟不上发展的“快节奏”。为了交通的方便,古石桥改造成水泥桥,河道填埋成机耕路。事与愿违,人不给水活路,水不给人出路,青浦的发展反而变慢了,少了灵气和生气。

  近年来,青浦的水系又“枯木逢春”,秉承崧泽文化的先进基因,更加开放和包容,充满着豪气和情怀,洋溢着创造力和人情味。“水文化”孕育了“三通一达”的快递总部,先进制造业在这里集聚。“和风细雨”的文化滋润,让创新创业创意的浪潮涌动。随着“大建设、大发展、大转型”,青浦人尝到了“生态的红利”,享受了“文化的惠泽”。青浦新城已经成为沪上集旅游休闲生态宜居的水之城,实现了“产城一体、水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更新目标。那得天独厚的河网水系资源,正在转化为城市的发展资本。由古韵、绿廊、碧水打造的21公里的水生态公园,彰显了城市的实力、活力和魅力。淀浦河、油墩江、大盈江、上达河等成为新城的绿色水系。那融汇了水上图书馆、崧泽文化遗址公园、水上雕塑公园、小外滩景观带、康体健身区,淀浦河梦蝶岛、万寿古塔园、双桥公园等江南特点的水上观光旅游景色,让青浦新城更加丰满,更加靓丽。那历史文化、生态水景,让传统水城更加时尚,更富魅力。集市民文化活动、健身休闲运动等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新空间,让城市更接地气,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夕阳下,水城边,我把思绪,留在了青浦新城的烟波深处,留在了色彩越来越丰富的江南水墨之中。我吟唱起自己创作的《上善之城》之歌:“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造就这美丽水城。一幅幅水墨丹青,描绘着五谷丰登。崧泽陶罐,收藏着六千年的神韵;绿色青浦,跃动着海纳百川的灵性。这是一方灵动的土地,孕育着魅力水城,一座座现代虹桥,汇聚着八面来风。淀山湖水,贯通了上海源头的欢腾,绿色青浦,开创了追求卓越的文明。啊,上善若水,魅力水城,积淀了上海先民百折不挠的精神;青浦传奇,充满自信,挥就了崭新江南从善如流的美景。”

  十日谈

  青溪揽胜

  明日请看《水上森林,既野又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创上海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冰岛掠影
海上小刀会
印中乾坤
『圣之时者也』
一生荏苒书前老
谢稚柳题白莲诗
魅力水城
印中乾坤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魅力水城 2017-01-09 2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