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席德顺怎么也料不到,退休多年,居然还能凭着对萨克斯的一腔爱好,登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同样幸运的,还有78岁的电力工程师张厚琪、八五医院骨科专家廖东平、“抗癌”多年却被萨克斯“治愈”的范先生……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却因着对萨克斯的热爱,成为了汤迎萨克斯之家的一员。
吹起萨克斯
路人都驻足
每个周末,他们或骑车一个多小时,或倒几路地铁聚集到沪太路的尊木汇广场上。若不是手里的那支萨克斯,你不会多看这些路人一眼,可一旦他们吹起萨克斯,无数路人都会为他们驻足。
3月14日,上海轻音乐团首席萨克斯演奏家汤迎的“2017·白色恋人——浪漫之夜音乐会”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这群平均年纪60岁的伙伴们,决定以一首“小苹果”为年轻却仗义的老师汤迎送上祝福。50支萨克斯吹响了逝去的青春,也吹亮了生命之光。
业余教业余
越学越离谱
有多少梦想能在花甲、古稀之年实现?有多少爱好能寻得领路人步向专业?萨克斯之家的成员们会告诉你,他们和那遥不可及的梦想之间,只差一个汤迎。
刚过而立之年的汤迎,是典型的八零后,简单率真很有几分侠义之气。说起免费开公益班教授萨克斯的契机,他没有搬出什么大情怀,只说源于一份不忍心。“最早是去治疗肩椎炎,认识了解放军八五医院骨科专家廖东平。他跟我说,自己是萨克斯爱好者,学了整整15年,话语里很有几分得意,说是让我‘指点指点’。”专业出身的汤迎也不客套,就去给“指点”了,一搭脉,心里便就有几分嘀咕:“这水准实在不像学了15年该有的样子。”
自廖东平后,汤迎接触了越来越多的萨克斯爱好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业余却刻苦:露天公园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间断。然而,虽“曲不离口”却无多少长进,这让汤迎看着心疼:“他们吹的方法不科学,许多都是业余教业余,越学越离谱。还有的被那些有名无实的江湖‘老师’,骗着买了昂贵却不值价的乐器。”
免费教业余
没了礼拜天
眼瞅着这群爱好者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汤迎及时替他们踩了“刹车”。他决定自己免费来教,就当推广萨克斯艺术。这决定看似兴之所起,却是一副不轻的担子。此后,汤迎再也没有礼拜天,从大宁公园、甘泉公园到松江华亭湖公园:“基本周日早上8点开始上课,教着教着就日落西山了。”开始只是四五个人的小团体,半年间,就“聚众”百来号人,成了浩浩荡荡萨克斯大部队。
为让课程不因户外天气而时断时续,新春过后,汤迎为学员们在沪太路尊木汇艺术手工街建了一个家。两层小楼里有大厅,五六个隔音小教室,学员们从家里带来桌椅板凳茶叶水果,这个家简而不陋、小巧温馨。
带着一群爷叔阿姨吹萨克斯,也有同龄伙伴不理解:“差着半个世纪的代沟呢!”汤迎并不介意:“中老年人也有追求理想的权利,他们热爱萨克斯,就是我的同好,年龄什么不重要。我们虽然现在年轻,将来也是要老的,老有所乐才能越活越年轻。”
吹奏防衰老
吹走癌细胞
“萨克斯之家”的学员们说,吹萨克斯能防衰老,还能抗癌,你信吗?
席德顺和张厚琪都有78岁高龄,是团里最年长的学员。他们一个住松江,一个住宝山,往返都要将近两三个小时的路程,可这丝毫没影响到他的积极性。在席德顺看来,能在亲朋好友聚会上吹奏《女人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人生第一志得意满之事。
68岁的范先生先后两次罹患癌症,化疗后他一心想学萨克斯,那是他年轻时的梦,也是晦暗岁月中的明媚。他说:“玩音乐,让人心情舒畅,心态好了身体才会好。”吹了几年,曾经居高不下的癌症抗原指标,竟然恢复到正常,“医生都说是奇迹!”
团员中,学龄最长的当属骨科专家廖东平。头势清爽、打扮时髦,很有老克勒腔调的廖东平,据说有60岁了,让人难以置信。他坚持吹萨克斯15年,退休后把太太也发展成爱好者,闲时两口子就在家里二重奏,琴瑟和谐羡煞旁人。廖东平说:“音乐可以净化心灵,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医患纠纷,家庭矛盾,萨克斯一吹,什么烦恼都吹没了。”
作为“汤迎萨克斯之家”的支持者之一,廖东平总是鼓励小汤老师组建一支更专业的业余萨克斯老年乐队,“带着我们登上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