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故事也需要“进化”
薛世君
  薛世君

  最新一期的《读库》上,有篇回忆文章,对国产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百转千回的曲折创作历程,以及主创人员殚精竭虑的专业精神,作了详细的梳理再现。再对比一下今天国产动画的水准,让人五味杂陈。

  前段时间我还读到作家杨照的一本书《故事效应》,书里面引述了一段故事:一个叫叶限的女孩,母亲去世,继母虐待,参加洞节丢失了鞋子,陀汗国国王看到鞋子寻找鞋的主人,叶限最终被封为王妃。这不就是“灰姑娘”的故事吗?

  叶限的故事,来自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一般认为是童话故事《灰姑娘》的一个来源。段成式写《酉阳杂俎》在公元860年左右,叶限的故事比夏尔·佩罗在1697年写的《灰姑娘》,及格林兄弟在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里的《灰姑娘》早了差不多一千年,更别说今天的迪士尼动画片《灰姑娘》和好莱坞真人电影《灰姑娘》了。这个故事我们揣在怀里一千多年,却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有更便利、更丰厚的故事资源,但把资源变现的却是别人。眼下世界范围内的电影中屡屡出现“中国元素”,且斩获不俗的票房成绩。比如说,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全球票房突破了3亿美元,尝到了甜头的迪士尼据说还要拍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再比如说,充满着浓郁“中国风”的电影《功夫熊猫》系列全球票房接近10亿美元。而电影《花木兰》把本只讲忠孝的花木兰,写成了一个有感情的女人,体现了自我实现和男女平等,实现了“与时俱进”。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事资源,二十四史、民间传说、四大名著等等,随便拎出来就是一堆一堆的故事。但是,好资源需要现代化地科学开发,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二十四孝”里有个“郭巨埋儿”的故事,放在今天,就令人反感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横扫电影票房。

  单就动画电影来说,我们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曾经把中国动画推到了一个高潮阶段,也收获了世界声誉。但是如今有些国产电影,给人的感觉是只想着怎么赚取高票房、怎么挣钱,对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对故事的现代阐释、对创作的精益求精等等更重要的东西,反而被忽视了。向好莱坞、迪士尼学习技术技艺、工业流程之余,还是要学人家讲故事的水平,讲好中国故事,这就要学学人家的创新意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0版: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错时共享盘活停车“存量”
生命教育
村里人和城里人
一根竹签如何赢得定价权
倾听也是一种爱
故事也需要“进化”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故事也需要“进化” 2017-04-05 2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