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老来瘦”这一养生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可谓老少皆知。这一谚语清楚地告诉我们:身体肥瘦与养生大有关系,老来清瘦一些,有利于健康长寿。荣获2016年上海十大风采寿星的屠美全老人以自己的经历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屠美全,1915年10月20日生于江苏常州,少时来沪读书,早年毕业于上海华夏大学。其丈夫是留美归国的电机专家,屠美全自结婚后,就回归家庭,做起了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育有一女,是大学教授,女婿是造船厂的总工程师,一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老人自1984年起与女儿一起生活。
老寿星屠美全居住在一栋老式公房中,与女儿一家住在两楼。她听到我们上楼的声音,就从屋里迎了出来。一头花白的头发,身体长得瘦弱,体重不足百斤,但精神矍铄,双目有神。随行的华东医院医生,嘱她走走路,只见她步态稳健,行走自若,丝毫没有老态之感。案头上放着《上海老年报》等报刊,墙上挂着她当年与丈夫的合影,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知识女性的家庭。
屠美全人长得瘦小,年轻时身体欠佳,好似《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三天两日生病,因此少不了上医院看病,成了医院中的常客,是出了名的“药罐头”。后来,她坚持锻炼,终于大有改观。她采用的方法很简单,但很实用,就是坚持散步,做到每天日行万步。她居住在横浜桥附近,每天清晨,步行至虹口公园一个来回,全程不下万步,几十年如一日。近年年纪大了,还坚持在社区附近饭后散步。现在她掼掉了“药罐头”的帽子,变成了社区中的健康老人。因此当我们询问她有什么长寿经时,她微微一笑道:不是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么?侬看我瘦么?当然也要锻炼,我日行万步,渐渐远离大夫,现在连保健品也不吃了。
为什么“老来瘦”有利于健康长寿呢?道理很简单:人瘦,显得精悍,精神,精致,没有累赘,没有负担,也不大会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且,有资料显示,60岁以后,基础代谢要比成年人降低10-15%,这样势必造成肌肉活动减少,脂肪组织增加,因此需要的总热量也势必降低,而清瘦的老年人较为适应人体细胞代谢这个变化,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相反,老来发福过甚,不仅造成生活上的行动不便,而且会诱发许多老年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胆石症、糖尿病、痛风等,如果这些疾病如影随身,不仅有害心理健康,而且也会有损生活质量,这样自然影响其寿命。据国外人寿保险统计,超过45岁的男子,体重超过标准11公斤时,寿命就会缩短25%。我国西晋时有位117岁的高僧佛图澄,长得身材颀长,史称“年虽耄耋,但形如云松,飘然有神仙之貌”。晚年还辅助后赵,参议军政大事,被尊为“国之大宝”。20多年来,笔者先后走访百多位百岁寿星,发现老寿星们绝大多数也为“老来瘦”的。单以上世纪80年代后历届上海最年长的人瑞孙小狗——苏局仙——曹建新——嵇如江——孙瑞庆——沙云瑞——陆涧苹——李素清而言,大多也是清瘦者。可见“千金难买老来瘦”是包含着科学道理的。
老寿星屠美全与女儿、女婿长期存在一起,一家敬老爱小,幸福美满。谈起护理经验,其女婿说,主要是不要刻意去养生,而应该:生活习惯化,饮食清淡化,锻炼经常化,心情儿童化。做到这四点,不长寿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