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又名蕺菜、猪鼻孔、紫蕺、九节莲、肺形草、臭腥草,为三百草科植物蕺菜的带花全草,我国各地均有出产,春夏秋三季采收。入药多陈用,入食多鲜用。
中医认为,鱼腥草性味辛、寒,入肺、肝经,有清热解毒,行水消肿,利湿通淋,祛淤生新之功,适用于痰热壅滞所致的肺痈咯吐脓血,肺热咳嗽,湿热淋症,水肿,痢疾等。本品味辛性寒,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功,为中医临床治疗肺痈的要药。营养分析表明,每百克鱼腥草含蛋白质2.2克,脂肪0.4克,多糖6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以及挥发油等。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缓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变的发展,延长小白鼠的寿命;能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增加尿液分泌,还有止痛、止血、促进机体组织再生和抗辐射等作用。
其食用方法为:
凉拌:将鲜鱼腥草冼净,用开水略烫,再加入适量食盐、酱油、米醋、椒面、椒油、姜末、葱汁、麻油等调味品服食。
炖肉:将鱼腥草冼净,与肉同炖,这样做的肉汤鲜香可口。
煮粥:将鱼腥草水煎取汁煮粥,或待粥熟时下鱼腥草适量,稍煮即可,调味服食。
煮面:将面条煮熟后,下入鱼腥草适量,稍煮片该与面条同食。
炖肚:鱼腥草适量,塞入猪肚内,炖至猪肚烂熟服食。此法多用于消化性溃疡,肺热咳嗽的食疗。
泡茶:将鱼腥草置锅中,炒至可捏成粉末时,候凉备用。每取适量,开水泡饮。成品茶棕黄有光泽,茶汤色黄透明,醇和适口,回味深长。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鱼腥草蜜饮:鱼腥草250克,蜂蜜适量。将鱼腥草洗净,切碎,提取汁液,兑入蜂蜜,煮沸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豁痰止咳,适用于肺炎高热,神识昏迷,胸痛汗出,谵语等。
2.鱼腥草车苓粥:鱼腥草30克、车前子、茯苓各10克,大米50克。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每日2次。可清热解毒,利湿止带,适用于带下量多,或黄或白,或赤白相间,或五色杂下,质粘稠,有臭气、阴痒、便秘尿黄。
3.鱼腥草粥:鱼腥草、大米适量。将鱼腥草洗净,切细备用;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鱼腥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疔疮疖肿,乳痈疼痛。
4.鱼腥草拌萝卜:鱼腥草、萝卜、调味品各适量。将鱼腥草、萝卜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鱼腥草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利湿通淋,适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涩疼痛,肺热咳嗽,咳吐脓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