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普遍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经过几年的摸索,宝山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已从思考层面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植入“科创基因”
控量自动卸料车、环保智能发光玻璃窗、具有杀菌功能的充电器、可以移动的人字梯、利用温差能斯特林发动机原理工作的汽车换气装置、自动芒果去核微型切丁一体机,此次获金奖的六项出自学生之手的发明项目,每一项都体现着原创精神,也凸显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宝山区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站长吴强说,让校园充满创新文化氛围,让“科创基因”植入广大中小学生的内心,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创新的平台可以让他们长袖善舞。目前宝山区已形成60多个校园创新文化特色学校,如行知中学机器人教育特色、上大附中科技社团嘉年华特色、罗店中学气象科技教育特色和高境三中车模教育特色等。
2008年,宝山区在国内首创了“中小学科技教育创新联合体行动”,形成了以“特色优势、学段贯通、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联合体运作模式,目前已先后成立了15家科技教育创新联合体,被评为首批“上海市推进公民科学素质示范项目”。
组建“家庭创客”
“宝山创新少年多金奖”得益于2015年全区发起组建的“家庭创客”。至今,全区16万中小学幼儿园孩子中,约有5%至10%的家庭建立了“家庭创客空间”,其中被命名为区级“家庭创客空间”的有250家,校级“家庭创客空间”300家,主要目标是让亲子共同参与创新活动,培育众多家庭小创客,让创新实践成为家庭的重要文化元素。“家庭创娃玩具间”、“家庭创娃工坊”和“家庭创客工坊”等一千多个创客家庭已在宝山区生根开花。全区的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诞生10000个“家庭创客空间”,提升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素养,从而造就一大批未来各行各业创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