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第六人民医院引进新技术解决诊断难题
~~~第六人民医院引进新技术解决诊断难题
~~~第六人民医院引进新技术解决诊断难题
~~~第六人民医院引进新技术解决诊断难题
~~~第六人民医院引进新技术解决诊断难题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磁控胶囊内镜小肠内“行走自如”
第六人民医院引进新技术解决诊断难题
顾卓敏 施捷
  “医生能不能不做胃镜,听说做胃镜很难过的,会恶心呕吐”;“我这么大年纪能不能做无痛肠镜啊?麻醉会不会有风险?”……很多患者往往“谈镜色变”。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使内镜检查不再痛苦,又不用面临可能出现的麻醉意外?令人欣喜的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最新引进的机器人磁控胶囊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

  检查过程

  无不适感

  与普通内镜检查相比,胶囊内镜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整个检查没有一点痛苦,感觉和吃一粒药没有区别,受检者可如平常一样地生活和工作。此外,它还具有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无交叉感染、检查过程无痛、无创,也无需麻醉的优点。

  市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朱金水介绍,与以往的胶囊内镜相比,机器人磁控胶囊的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且在人体内更加“行动自如”。“以往的胶囊内镜在人体内的运动仅受重力及胃肠自然蠕动影响,不能人为控制胶囊的运动及走向,因此可能错过许多重要部位的观察及对可疑部位的重点探查。而磁控胶囊内镜,简单来说其原理就与拿吸铁石吸引带磁性的物体运动一样,使临床医师能够控制胶囊内镜的运动轨迹,从各个方向全面观察胃肠道,减少死角。”

  磁控机器人胶囊内镜使高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者及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及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能及时获诊断。

  填补小肠诊断空白

  小肠疾病在美国发病率占其总人口的6%,我国还缺乏相关流行病学方面研究,小肠疾病以前缺少相关精准诊断技术及方法。随着第一代电子小肠镜及小肠螺旋CT及普通胶囊内镜技术引进,我国2010年以后逐步开展研究小肠疾病,但由于小肠镜操作时间长(4-6小时),操作难度大,病人难以接受且依从性差,难以完成5-7米全小肠观察。普通胶囊内镜只能90度观察小肠,且无动力。

  为此,市六医院率先引进第二代高新技术的磁控机器人胶囊内镜,在国内率先开展小肠疑难疾病诊断。采用这一高新技术可以提高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的准确率,尤其是小肠疑难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小肠活动性出血准确率几乎达100%,也可用于微小小肠肿瘤(1-5毫米)的早期诊断。

  小肠疑似疾病患者只需随水吞服下普通胶囊药丸大小的胶囊内镜,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检查,全程无创伤、无痛苦。

  通讯员 顾卓敏 首席记者 施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2017上海秋季高考时间确定
“家庭创客”让孩子脑洞大开
磁控胶囊内镜小肠内“行走自如”
千人诵诗 传承经典
“高考工厂”会否抢走本地生源?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磁控胶囊内镜小肠内“行走自如” 2017-04-25 2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