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系”展开抢人攻势
河北的衡水中学、安徽的毛坦厂中学等有“高考工厂”之称,一是因为其在校生人数极为庞大,二是因为其每年的高考成绩相当“优异”,大把的孩子能考入北大、清华等一流名牌大学。但又因为这些学校的“准军事化”管理,以及屡屡喊出“高考没有彩排,人生不能重来”“今日疯狂,明日辉煌”等打鸡血口号而被看作是教育的异类。此次属于“衡中系”的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分校,又以“金钱奖励”方式展开招生宣传攻势。
对于衡水一中在平湖办分校之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此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恰是反映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办学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等方面的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衡中模式”是执行高强度类军事化的管理,实际上在很多地方都被定义为违背教育规律,比如招生特权、允许对学生明确地进行应试教育等。
“衡中模式”广受质疑
衡水中学被誉为“全国十大知名高中之首”。如今这所超级中学进驻浙江开设分校,却引起了教育界内外的激烈争议,而且贬多褒少。有浙江当地校长称,引进“衡中模式”是浙江素质教育的倒退。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近日又有网传热帖称,清华大学根据2011年至2014年毕业生质量评估,对全国百余所重点中学进行量化考核,很多有名的中学被评为“劣质中学”,让人大跌眼镜。这些学校的特点是考入清华的人数非常多,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表现平庸。登上“劣质中学”榜单的,就有若干以“高考工厂”闻名的超级中学。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说,将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数作为“卖点”,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首先是把孩子培养成“人”,然后才是成“才”,不能本末倒置,这也是判别“真学校”还是“伪学校”、“真教育”还是“假教育”的分水岭。
会否水土不服待检验
不过,在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胡申生看来,适度的包容还是需要的,只要“衡中系”的扩张办学在手续上是合法的,师资、课程、招生、教学都合法合规,就应当是被允许的,不必一棍子打死。就像橘逾淮为枳,“衡中模式”异地办学会否水土不服,还有待检验,毕竟家长和学生会用脚投票。胡申生说,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放在“不共戴天”的对立面,这样的逻辑有失偏颇。因为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高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场以分数为基本尺度的选拔赛,这也是目前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大公平。这或许也是“高考工厂”得以在部分地区、部分家长和学生中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