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市有一则地方法规《杭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正在征求社会意见。核心内容是,道路该亮就亮,让市民安心行走;天空该黑就黑,让小动物们好好睡觉。《办法》中的“黑天空保护区”的确定,让杭州市民“脑洞大开”。
让道路亮,好理解,不亮,有碍公共安全。让一定区域的天空保持黑,则需要说明一下。原来,“黑天空保护区”是一个国际提法,杭州这次与国际接轨,主要是为了保护以自然山区为主的风景区,特别是自然生态好、动植物具有多样性的山林,如西湖西部的群山区域,让这些区域“该黑就黑”。
说起来,这也是一个常识。把一个安静的山林,晚上搞得灯光辉煌,让那些动物如何安睡?让那些植物如何歇憩?可是,当发展旅游的冲动起来的时候,有关部门就只管如何吸引游人了。让游人远眺西湖山林,只见璀璨灯光一片,饱了眼福,就不管小动物们的生存状态,不管植物们的作息轮替了,结果,破坏了西湖风景区的生态平衡。只追求游人的“远眺一瞥”,那自然环境的长远损失,不是那“一瞥”可以抵销的。
“该黑则黑”,是城市管理者对自然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提升。像杭州这样的山水城市,人与山水相互交融,保护山水的自然形态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当地人民生存发展的基业。真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该黑则黑”的实施,对广大市民和旅游者也是一种引导:不要再期望到西湖边,去欣赏远山那一片银白色晶莹的灯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