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称“我的朋友”
莫迪当天对以色列开始为期3天的访问,以色列给予高规格接待,总理内塔尼亚胡率内阁在机场迎接。此前,仅美国总统和罗马教皇到访时,内塔尼亚胡才亲自到机场迎接。
莫迪表示,作为首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倍感荣幸。内塔尼亚胡说:“我们已经等了几乎70年,您的到来的确是历史性访问。”印度1947年独立,以色列1948年建国,两国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
莫迪和内塔尼亚胡以“我的朋友”互称,莫迪在讲话中还使用内塔尼亚胡的昵称“比比”。内塔尼亚胡在官邸为莫迪举行欢迎晚宴,说自己“受莫迪总理对瑜伽的热情影响”,也开始练习瑜伽,不过水平还不高。
按计划,内塔尼亚胡将陪同莫迪出席他访以期间几乎每一场活动。以色列外交部官员罗特姆说,这体现以色列对印度总理首访给予最高程度重视。
购买武器装备
由于印度依赖阿拉伯国家石油以及印度国内有大量穆斯林群体,印度历届政府处理与以色列关系时小心谨慎。莫迪2014年就任总理后,推动印度与以色列进一步发展关系,两国在防务、反恐等方面合作扩大。《印度斯坦时报》说:“印度在国家安全事务方面对以色列的开放超过对其他任何国家,无论是先进武器系统、反恐、网络安全甚至核武器,都有以色列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身影。”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印度是全球最大大型武器装备进口方,占全世界进口总量13%。印度也是以色列最大的武器出口市场,每年平均出口值10亿美元。
莫迪政府正在推动国防现代化,购买武器装备的同时注重引进技术和本地化制造,以色列防务公司参与其中。以色列最大军工企业、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执行副总裁埃尔法西说,该公司向印度提供的产品包括无人驾驶飞机、雷达、通信和网络安全设备,目前的重点合作项目是两国共同研制的“巴拉克8”防空导弹系统。
两国优势结合
莫迪和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声明中说,印度经济迅速发展,有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智力资源,以色列在高技术和创新方面全球领先,两国的优势结合,将推动双方在农业、水资源、安全、教育等重点事业的发展。
内塔尼亚胡说,在美国硅谷,希伯来语和印地语都是使用最多的语言,以色列的技术和印度的人才优势是连接两国未来的纽带。
莫迪说,印度和以色列必须坚定回击恐怖主义、极端组织和暴力,双方应“结成牢固的安全伙伴关系以应对共同威胁”。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主管外交事务的副部长、前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奥伦说:“伙伴关系对我们的发展很重要,当美国开始抽身而去的时候,我们需要守望相助。” 惠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