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蝶变浦江弯
凌 寒
  凌 寒

  吴泾镇地处闵行区东南部,区域面积37.6平方公里,位于黄浦江东流北折处。东南两面濒临黄浦江,素有“浦江第一弯”的美称。

  吴泾区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块是紫竹国家高新区,主要在剑川路以南到黄浦江区域,目前有网络视听基地、微软、英特尔、可口可乐等近900家国内外科技企业入驻。同时还有丰富的高校资源,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东海学院、闵行区教育学院以及紫竹国际教育园区。

  第二块是吴泾化工区,主要在龙吴路两侧,涵盖了多家市属国企。这一块目前处于转型期,吴泾热电厂和二发电将于2019年关停,华谊集团生产线的搬迁也提上议事日程。

  第三块是吴泾自己的城区部分,这个区域聚集了森马、衣恋、拉夏贝尔等服装时尚产业,有金领谷、梦谷、莲谷、新吴泾智城、博济F1088等产业园区,同时还有满天星生活广场、宝龙生活广场,永德路步行街等配套商业。

  说起吴泾,吴泾人小时候就知道,这里是化工区,到处都是化工厂,什么氯碱化工、青上化工、富丽化工、安富化肥,在这里上班的人都是有特殊津贴的。印象中偌大的厂区里机器隆隆作响,斑驳的墙面,老旧的建筑,高高耸立的烟囱喷云吐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让这里的水不再清,草不再绿,天不再蓝。老一辈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曾打趣地说:“多少年都看不见天上的星星了。”

  现在的吴泾是时尚的,随着环境综合整治、产业结构转型,建设时尚产业特色小镇成为吴泾产业改革发展新的战略布局,昔日吴泾化工区的部分化工厂相继搬迁,田园世界日新月异。尤其跨入21世纪后,城市化建设迅猛兴起,知名高校迁入、紫竹高新技术园区崛起,人口骤增、楼群遍地,地区面貌发生巨变、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城市与乡村形态兼具。

  在吴泾,还有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一支以保卫母亲河的志愿打捞队成立,从几个少先队员,到一群人,再到20多支团队,585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团员教师、学校领导,乃至学生的家长都加入这支队伍,他们用打捞杆打捞着江面上的垃圾,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吴泾人的志愿精神。

  孩子们是吴泾未来的希望,今年3·5学雷锋日,萤火虫志愿服务小队在“1号里·虹景邻里中心”举办了一次特别的义卖活动。7名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拉着自己的父母一起将平时家里闲置的书籍、玩具、衣服、笔记本、文具等带到摊位前卖力地吆喝,许多居民都被孩子们的真诚所感动,“虽然都是小物品,但是从小服务社区、志愿奉献的精神我们大家要支持啊。”一位给自己小孙女买了玩具小熊的老奶奶这样说道。1个小时义卖活动很快结束了,虽然很累,但是很满足,萤火虫小队的成员们开心地将义卖所得全部捐赠给邻里中心用于今后的公益活动。

  现在政府致力于把吴泾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区、上海未来的时尚创意展示区以及黄浦江上游的生态休闲宜居区。吴泾镇要利用好绝佳的地缘优势,深度统筹好与“大紫竹”的融合发展、与“大滨江”的联动开发两个大局,建设美好时尚的大家园。

  吴泾,未来不可估量,她的潜力无穷无尽,青春中彰显成熟,稳重中又添活泼,她将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时尚小镇。 

  十日谈

  浦江第一弯

  未来的吴泾,是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园区,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年龄的哥德巴赫猜想
贪点依赖 贪点爱
兰花
蝶变浦江弯
美好是争取来的
青鸟(综合材料创意画)
生活是一件布满尘埃的事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蝶变浦江弯 2017-07-06 2 2017年07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