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党员老陆前几天刚在“社区通”平台上认领了社区微公益项目“整治共享单车”,和其他志愿者一同把近百辆单车移到小区外有序摆放。
宝山区创新推出党建引领自治共治服务平台——“社区通”,只要手指轻轻一点,便能知晓社区事务,享受社区服务,参与社区活动,感受社区温情。如今,“社区通”这个在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服务载体,实名认证、真实可信、触手可及,俨然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一站式”掌上服务平台
“社区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为主导、居民广泛参与的“一站式”掌上服务平台。作为居民自治共治的家园,平台提供了党建园地、公告、办事指南、议事厅、社区服务、身边事、居民互助、邻里社交、闲置物品等9个功能模块,让居民不仅仅只是社区里的居住者,更是这个社区的缔造者。依托“社区通”,居民区党组织为居民搭建了一个真实友爱的微社交平台,让居民从“门对门的陌生人”变成“社区里的老熟人”。
自今年2月起在月浦镇、张庙街道分两批进行试点后,“社区通”已正式在全区14个街镇、园区进行推广,7月底将实现村委会全覆盖,目前已有5万余居民加入平台。
党旗体现社区的温度
党旗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社区通”专门开设了“党建园地”板块,设置“党员亮身份”功能,亮身份的党员用户名后面会紧跟着一面小党旗。目前,这里已有1.3万名党员亮身份。
吴淞街道三营房居民区在职党员陈海英主动开设免费初中生暑期数学补习班,通过平台发布招生公告后,居民们积极支持、踊跃报名。正是在这一面面闪亮党旗的照耀下,在一个个鲜活党员的引导下,居民们对社区的抱怨少了,理解多了,冷漠少了,关心多了,无视少了,参与多了。
社区的事大家齐商议
过去,社区公约常常只是写在纸上、说在会上、挂在墙上。但现在,对于宝山的很多居民来说,社区公约是自己提出、自己讨论、自己表决形成的,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监督每个居民一起做到。
今年4月24日,月浦镇宝月尚园居民区发起了《宝月尚园社区居民自治公约》议事规则投票的活动。这个议事规则规定了如何对居民提出的、关心的议事项进行表决、公示,并最终形成居民自治公约。居民自治公约的投票得到了居民的热烈响应与支持,近千名居民参与线上线下投票表决(该小区常住户数为1560户),最终议题通过并形成了公约。
直面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社区通”上,不仅有温情和美好,也有对各种问题的直面和解决。
月浦镇宝月尚园居民王先生发现有商户侵占小区里的绿化带,和商户理论后商户不予理睬,就拍了照片放到了社区通平台上。居民区党组织成员在平台上看到信息后,立刻前往现场查看,发现情况属实后马上约谈商户。最终,在居民区庄书记的劝告下,商户同意尽快恢复原状。
社区通的背后,宝山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支撑体系,打造了一个“不等群众打电话、直接倾听心里话”的服务平台,让居民们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和解决。宝山区将“社区通”平台与网格化管理平台进行对接,针对居民在“社区通”上反映的问题,联合多部门建立了问题分类联动处置机制,针对处置类问题,先引导居民通过自治共治进行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网格化管理平台进行跟踪处置。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