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交通大整治
大整治进行时,上海的交通文明创建状况到底怎么样?创建路口、线路、商圈,哪最好,哪还乱?由市文明办、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交通委、市交警总队和本报等共同发布的《文明交通创建测评情况分析报告》给出首期答案:上海4月交通文明创建综合指数90.26,达优良水平;中心城区综合排名前3位的是徐汇区、长宁区和杨浦区;郊区综合排名前3位的是嘉定区、奉贤区和松江区。
同时,市民巡访团在对全市8个中心城区、8个郊区县共16个文明交通创建商圈、16条文明交通创建线路和160个文明交通创建路口(抽样80个)测评后,公布了排行榜。其中,路口指数94.7(中心城区95.6、郊区93.8);线路指数89.6(中心城区90.7、郊区88.5);商圈指数87.2(中心城区89.9、郊区85.5)。
那么排行榜上,得了好成绩的到底有啥妙招?排名靠后又该在哪里补上短板?记者实地探访,查看究竟。
路口
■ 城区NO.1 衡山路/宛平路:
劝说居民行路文明
作为六岔路口,衡山路呈现早高峰西向东、晚高峰反向潮汐式的拥堵,且全天禁止非机动车通行。记者在路口站了约半小时,并未看到交通违法行为。
徐汇区交警一中队指导员孙冬平告诉记者,衡山公园及徐家汇公园都靠近路口,住在周边的居民早晚去公园锻炼的很多,之前乱闯红灯情况频发,近期通过宣导教育,情况已大为改善。
■ 城区 NO.37 福州路西藏中路:
无视红灯斜穿马路
这里往来车辆很多。记者发现,不少行人和非机动车为图省事,无视红灯和人行横道线,在马路中央横冲直撞。几辆非机动车见红灯等待时间太长,就直接横穿路口,而此时一辆辆机动车还在飞速通行中,让人看了着实心惊胆战。
线路
■ 城区NO.1 新华路:
全线严控车辆乱停
以前的新华路,从番禺路到定西路再到凯旋路2公里的区域内,因为有上海影城、光华医院等,机动车违停严重。而此次记者来到这里,道路两侧没有一辆违法停靠的机动车。新华路全线上街沿都漆了黄线,违法停靠车辆即使人在车内,也要罚款200元,扣3分。严管严控之下,无人敢越雷池半步。
■ 城区NO.8 世纪大道:
轨交站口乱停严重
在世纪大道轨交站12号出口处,马路边部分路道被划作出租车停车位,方便轨交乘客叫车,可现场这几个专用停车位上竟停了3辆私家车。一路之隔的7号出口,有些私家车车主还将车停在了公交车站处。违停车主站在车外,或打手机,或向轨交口张望,准备接人,全然不顾“禁停”警告牌。
商圈
■ 城区NO.1 徐家汇商圈:
每个路口严管严控
记者到达漕溪北路肇嘉浜路口时是上午9时15分,来往车辆如织,却听不到鸣号声。在这里,大量的人流会从半封闭的马路通过,机、非、人混行,特别需要疏导管理。记者看到,商圈每个路口都有民警执勤,协助交警劝阻非机动车、行人乱穿马路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徐汇区交警支队四中队警长赵丞祺表示,只要有违法,将一律按照交通法规严查严管。他说:“之前这里非机动车逆向行驶、机动车违法占路停车现象较多,经过整治,大家守法意识有所提升,违法行为大幅减少。”
■ 城区NO.8 正大广场商圈:
路面环境亟待改善
“路面环境完好”是此次文明商圈创建的重要标准之一。上周末傍晚,雨势密集,记者来到平安陆金所门口,这里的青石板道路坑坑洼洼,大量石板松动移位,沙土“暴露”,泥水浸泡之下,人行道泥泞湿滑。过往市民只能踮着脚缓慢通过,有性子急的人索性闯上机动车道,与疾驰而过的车辆共“舞”。
见习记者 季晟祯
本报记者 夏韵 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