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们可能没有想到,备受宠爱的小宝宝有时也有独处的需要,新晋爸妈们别忽视了这些独处时光,如果在这些时候你们没有把握好小宝宝的心思,小宝宝生起气来,后果可是会很严重的哦。下列这些表现通常是表示宝宝需要安静休息或静静地思考。
行为表现
■宝宝皱起鼻子,嘴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解读:“烦着呢!都别理我。”
■宝宝突然不耐烦地躲避你的目光,打哈欠,或者干脆眯缝着双眼。
解读:“哦,爸妈!你们今天给予我的关照太多了!拜托,请让我自己待一会儿。”
■宝宝自得其乐地玩弄舌头,吧嗒嘴唇,吮手指,吐泡泡,舒缓地挥胳臂踢腿。
解读:“嘘,我现在感觉很舒服,我想自己玩一会儿,都别来打扰我。”
■见到某人,宝宝扭转头。尽量躲避某人。
解读:“哦~妈咪说没礼貌的宝宝不是好宝宝,我不能说我不喜欢你。不过,你还是知趣点,离我远远的吧!”
紧急求助讯号
小宝宝突然变得躁郁不安,甚至开始嚎啕大哭,此时可能就是他们有所需求的时候。新晋爸妈因为不了解,常常表现出不得要领,从宝宝是不是饿了一路观察到是不是拉臭臭了,却还是不明白宝贝到底为何呼唤他们。
行为表现
■宝宝瞪大双眼,将背部弓起,伸开的双手突然紧握成拳头,脚趾弯曲,全身悸动。
解读:“哇,好可怕的声音!天啊,我要掉下去了!我感觉痛了······我害怕,我要逃离这个可怕的环境!妈咪,快来保护我!”
■宝宝瘪起小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随即啼哭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解读:“妈咪,我饿了”(or尿布湿了or不舒服了or妈咪好久没理睬我了······)
■宝宝不停眨眼,不停地伸缩舌头,嘴唇,或者将小手往嘴里塞,用小手击打双颊,头摇来摇去,随即开始啼哭。”
解读:“呜呜,我好饿啊!快点拿好吃的给我吧。”
■宝宝眉筋突暴,脸部皮肤发红而且目光呆滞。
解读:“救命啊,我要拉臭臭!”
■睡在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宝宝将两只小胳臂伸得直直的,将爸爸和妈咪隔离在有效的距离之外。
解读:“爸爸妈咪请注意,现在是我睡眠时间,不是你们亲热的时间。”
■宝宝大脚趾向后弯曲,脚板僵硬指向地板,或者脚趾弯曲。
解读:“妈咪,这是我疼痛的信号。”(大脚趾向后弯曲;疼痛不是特别厉害,脚板僵硬指向地板;疼痛剧烈。脚趾轻度弯曲;有点不太舒服。)
互动游戏促情感
大多数时候,宝宝们需要爸爸妈妈的呵护,与家长做亲子互动游戏,听听熟悉的亲人声音都很享受呢。
■宝宝澄澈的眼睛亮光闪闪,突然口角牵动,笑容骤现,与此同时,宝宝双手晃动,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
解读:“我吃饱了,喝足了,尿布干爽,感觉舒服,没有任何烦心的事情。”
■妈咪俯下身来看着宝宝,宝宝凝神注视着妈咪熟悉的脸,突然开心地笑了。如果妈咪不抱宝宝,宝宝的笑容便会消失。
解读:“嗯?那不是妈咪来了吗?好开心啊!可是妈咪怎么不抱我啊?嗯啊,妈咪抱抱!”
■听到妈咪的声音,宝宝立刻转过头来看着妈咪,并随着妈咪的移动而转动头部。
解读:“妈咪,我爱你哟!”
■和宝宝说话时,宝宝看着妈咪的脸,身体不停地蠕动。
解读:“妈咪,我好喜欢你的声音!我要和你学说话。”
■宝宝醒了,爸妈拉开窗帘,宝宝眯缝起眼睛,喷嚏连天。
解读:“爸爸妈妈别紧张,我没有生病。光线刺激到了我的眼睛和鼻腔内神经,鼻子有一点点痒痒。”
摘编/贺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