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起,本市率先在市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上海市交通学校、上海电子工业学校等4所学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受到家长和学生欢迎。市教委日前公布《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今后三年,本市还将继续扩大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招生规模,2015年达到当年招生规模的10%左右。
沉沉的铁锅一掂就是几十分钟甚至几个钟头,每天要和烟熏火燎的灶头相伴……在很多家长眼中,中职学校的烹饪专业是个“苦差”,更少有女生填报。然而,在徐汇区职业高级中学日前举行的全校烹饪专业技能大赛中,记者却看到不少秀气的女孩一展身手,其中不少人中考分数远超高中分数线。
校长柯蓉介绍,该校从去年起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合作,按照“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推出了“营养与烹饪专业”,专业一经推出,就受到热烈欢迎。专业课教师陈珺分析,原先3年制的培养过程中,除了一年实习外,学生真正在学校时间只有两年,为了“赶工期”考出技能证书,基本功练得不够扎实,文化课学习时间也大大压缩。如今,学制延长至5年,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从原先的一年拉伸至一年半。而且,为了帮助学生在较高层次就业竞争中增加竞争力,学校升级了文化课内容。很多家长就是冲着新增的营养学课程、管理类课程,为孩子填报了志愿。
“虽然能考进高中,但是孩子在学科成绩上没有什么优势,不如就让她做喜欢的事情!”一年前,家长袁女士为女儿曾郁斐的选择投下坚定的赞成票。而且,高职毕业证书对孩子就业是一种保障。她笑言,全家酷爱美食,女儿从小喜欢烧烧弄弄,而且蛮像样。虽然亲朋好友很多孩子名校毕业,“海归”也不少,但她还是没有从众。她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果然,小曾考入学校后,不用大人逼着催着,每晚三个小时的基本功训练雷打不动。为了配合女儿的学习,全家的菜谱跟着学校的任务转——为了鼓励女儿切出细如发丝的土豆丝,全家就吃了几个星期的土豆。“有点辛苦,但很开心!”小曾说。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