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之战
影片改编自小说《布列斯特要塞》,真实再现了70年前那场惨烈的“屠城”之战。与《拯救大兵瑞恩》之类的战争片类似,《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同样借助小人物来反映战争的惨烈和人性的光辉,但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巧妙地选取了几个小人物轮流作为主角出现,更加丰富的细节故事使得影片“战争与人性”的主题更加突出,从而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该片展现了战争中四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当炮火隆隆打破了黑夜的宁静,和妻子谈心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投入战斗,不忍回顾老母、娇妻、幼儿;放电影的小伙子刚为未婚妻描绘新的生活图景,就在炸弹袭击下如同肥皂泡一样消亡;少男少女的垂钓原本是青梅竹马的开始,最后却成为最痛苦记忆的起点……一幕幕的感人场景真实却残酷,战争的“尖刀”又怎能不刺痛每一个观众的心?
真实震撼
看惯了好莱坞炮弹横飞、火光闪耀,观众或许对这样的场面见怪不怪,但是相比于好莱坞战争片的“虚张声势”,《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更加“货真价实”,没有花哨的特效和火光闪闪的机翼机关枪,而是赤裸裸的实弹平射。导演强调为了达到战争场景逼真、惨烈、悲壮的效果,敲开了博物馆的大门,请出曾在战斗中“服役”的老兵器,如此呈现出来的火光、声效、射速,最大限度还原了战场。营造逼真的战争场景,是为了让观众领略1942年的苏联边境上,一座注定会沦陷的孤堡是怎样变成一座喋血孤城的。因为真实,所以震撼。一支仓促应战临危不惧的苏联红军,再加上一群手无寸铁的妇孺,在生命的尽头演绎了一曲“保卫祖国,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悲歌。
本报记者 张艺